“你都六十好幾歲來了,都沒問題,我們年輕,當然更沒問題了。”穆醫生說。
季柯南看著穆醫生的頭頂上的細發,隨風飄動,如同剛才看到泉水裡的幾根水草,在隨波逐流,忍不住笑了。
沈靜悄悄用肩膀碰了他一下。他會意,沒再笑下去。
“只有兩處水源嗎?”穆醫生問。
“大的水源就這兩處。其他都不可靠。天干三十天,就完全沒有了。”王幹事說。
“我明白了。”穆醫生說。
“那村民吃水怎麼解決的呢?”季柯南問王幹事。
“大部分靠天下雨,把雨水收集起來,吃雨水。”王幹事說。
“那和荷村的情況差不多。”季柯南對沈靜說。
他們看到一家農戶吃水的情況就屬於收集雨水的型別。
這家不算很窮,在屋後建有一個兩立方米的水池,在水池上方三米遠處,有一口水缸。
水缸裡有水,缸底下是泥。
水缸上方是一根楠竹,剖成兩半兒,竹節那裡用刀把隔斷去除,伸向上方的溝裡。
只要下雨,從上方的樹林裡來的雨水,順著水溝,流到那半截竹筒裡,再到缸裡,再到水池裡,順著細細的塑膠管流到農戶家的廚房,廚房裡有一口石缸,這口石缸用四塊較平整的石塊,用水泥焊接而成,不是從一大塊石頭裡慢慢鑿出的坑。農戶家百分之八十都用這種方式解決吃水困難。
“不衛生,肯定不衛生。”沈靜說。
“那沒辦法。這裡缺水啊。在缺水的時候,農戶有的還將牛腳踩的窩窩兒裡的水取來飲用。”王幹事說。
“真的?”沈靜驚訝地張開了小嘴兒問,看起來非常幼稚。
“是的。這裡的確缺水。要不,就不會請你們來幫助解決飲水困難了。”穆科長說道。
他們走到一組的水源處,穆科長看了水,這裡的水源周圍比較乾淨,沒有采石場,也沒有什麼莊稼,沒有農戶居住,人來人往的跡象也沒有,是個比較合適的水源。
穆醫生很高興,對王幹事說:“這裡的水從外觀上看,沒有問題。”
“那就好。你啥時候來取水,我好做安排。”王幹事說。
“下次來坪村的時候,我一併來泉村把水樣給取回去吧。”穆醫生說。
“那最好,節省一次路費或者油費。”季柯南說。
看完了水源,他們沿原路返回。
王幹事安排了他的妻子給他們準備了午飯。
穆醫生打電話問送他們來的師傅走到哪裡了。
那師傅說,要到下午才回,這一會兒正在吃飯。他們只好到王幹事家,既然已經準備了,那就只好去吃了。
火星基金會這個機構要求他們不準在農戶家吃飯,似乎不合情理。
在這山高水遠的地方,想回到住處吃飯,幾乎不可能,等回到宿舍,天都黑了,肚子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