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作為組合來講,關於資源的分配就不可能做到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必定會有側重點!
你多了,我少了都是正常的,關鍵要看互相之間是否能夠理解,如果因為接受不了而心存怨恨的話,那麼這個組合就絕對走不遠,要麼有人退團,要麼就解散,這也是為什麼大多陣列合的壽命都長久不了,甚至還有了7年魔咒這個說法。
就像那些呼籲自己喜歡的偶像單飛的粉絲們,他們只看到了自己喜歡的藝人光彩的一面,於是就覺得其他人拖後腿了。
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其他成員的默默付出,如果不是把其他人的資源都集中給了一個人,那麼可能有他今天光彩的一面嗎?
如果所有這些資源給了另外一個成員會不會結果就完全不同了?
拿允兒打個比方,如果少女時代9個人平分這些演員資源,在沒有金鐘權的幫助下,允兒能有這麼多角色演?
其他組合也是一樣的,就像4Minute,幾乎所有資源都傾注在了泫雅的身上,有幾個人記得其他成員的名字?
所以成員拖後腿什麼的都只是表象,為了自己喜歡的藝人而攻擊同組合的其他成員是非常不理智的,也非常的傷人。
更奇葩的是,其他組合雖然也有不少這樣的現象發生,出去的藝人這種現象最為嚴重!
而且不止是同組合成員之間的粉絲們互相撕,公司內部組合跟組合之間的粉絲各種撕逼!
總喜歡在推出新組合的時候捆綁其他藝人的緣故。
論炒作和玩輿論,是所有經紀公司之中的第一!
而且還總喜歡用自己公司已經出道了的藝人帶新人,本身前輩帶新人這種模式並沒有錯,但是還非得炒作那些似是而非的緋聞就有些過了。
推出的新人短時間內獲得極大的關注,在造星方面無往不利,鮮有失手。
但負面後果也不是沒有的,像粉絲之間的這種撕逼,互相瞧不起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極為嚴重。
如果只是像bigbang帶2NE1的那種,只是工作上的關係,粉絲會很寬容大度,看在bigbang的面子上也會選擇支援一波。
但是如果其中還摻雜著各種曖昧,親密一起炒作,那對於粉絲來講就太噁心了!
就算明知道是假的也會很難接受,所玩套路的弊端。
少女時代當初經歷過的‘黑海’就是最好的證據,自家旗下組合的粉絲們,那是得有多大仇!
自那以後,也多少有所收斂了。
所以泰妍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怕TTS小分隊反響不好是一方面,然後又怕反響過於好,又給了‘毒唯們’發作的機會,非常糾結。
比起成績而言,泰妍現在更注重的是隊內成員們之間的關係,畢竟她們離‘7年魔咒’已然不遠了。
現在是少女時代,以後是少女時代,永遠是少女時代。這句話對於她而言已經不單單是一句口號那麼簡單了,而是一句承諾!
如果可以的話,她希望9個人可以用少女時代的名字走完這一生!
這一夜,泰妍久久不能入眠。。。
翌日,頂著個黑眼圈的泰妍被金鐘權送去了公司,一直被侑利等人用揶揄的眼神盯著,最後實在受不了了,扔下一句“我晚上再來接你”之後就落荒而逃了。
等金鐘權一走後,侑利等人迅速的圍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