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的信落到了李安邦手裡,李安邦便立馬派出大使問罪東島。
堂堂四大神州最大最繁盛的國家能被這東島亂黨肆意妄為?且不說是真的亂黨還是他們故意安排的,都得找他們問個一清二楚,不然怕是那些看南唐不順眼的小國將紛紛效仿,最終亂的是南唐。
東島國也還算識相,知道這南唐他們惹不起,南唐大使剛到那東島的皇帝便派大使回訪南唐。
來的大使有三個,在他們東島的職位還算高,一個二品兩個三品,都是文臣。二品的叫佳夫岡絲,聽說此人曾多次被派往各國談判,無一失誤,或是談貢品,或是談軍丁,亦或是談國土,都會有所收穫,或是直接讓交貢品,或是讓其交兵於東島,亦或是國土代理。但那些跟東島談判的都是那些東洲臨著南海的小國,都是被迫而行。
三人進入議朝宮,走到中間時向李安邦鞠躬行了個禮。
堂上坐著的除了李安邦之外,還有國師兼丞相的孔自明,意外的是那李世璋竟也在場。
李晴在信中說明,馮騰父母亦被東島維明亂黨所殺害。此事關係到李晴馮騰的事,這重義的回頭浪子哪能不在場,就算是被李安邦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也必須來此瞭解這事情的真相,畢竟馮合同夫婦曾救過李晴,還一起喝過酒。
馮騰李晴二人一離開皇宮,這李世璋就一直跟那小葉子葉冰待在戰候院靈器閣裡,只為看葉冰練劍。在他眼裡這練劍也是個危險的活兒,曾經就有人練劍不小心自己削斷了手指,他可不想這看起來只需要被人疼愛的葉冰受斷指之苦。而現在能出現在這,也是因為葉冰也想知道這事情的真相,此刻正在殿外等著李世璋。
那以佳夫岡絲為首的三個東島大使先發制人,道:“尊敬的南唐國君,南唐大使曾在我國說我東島亂黨為害貴國領土,但我國繁榮昌盛,並無亂黨可言那。”
李安邦淡然一笑,這三人莫不是來耍賴無的不成,好在之前有找人調查過,那些人實打實的就是東島國的維明一黨,要不然李安邦可真得等李晴回來責怪一下她了。
東島雖不是大國,這完全取決於他的地勢,那島有多大,國家就有多大,頂多也就是加上週邊一些島嶼,但也真如那東島大使所說繁榮昌盛,這完全是維新黨的功勞。但要說沒亂黨那就雞蛋掉入河裡蝦扯蛋,東島維明黨黨員眾多,維新黨不可能全都收服,那些不服的維明人士便成了亂黨,後來更是被維新黨佔著優勢趕出了東島。而這些被趕出東島的,大概有一千來人,全都加入了黑使團,成了黑使團團眾。而這些團眾能夠進入到南唐邊境並且施亂,也全都是黑使團的功勞。
李安邦道:“情況真假已經核實,確是你東島之人,而現在你們又在這裡耍賴,莫不是你們東島就是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的國家不成?”
被李安邦如此刁難,那佳夫岡絲臉上竟無難色,似乎對自己很有自信,說話還很硬氣,道“那些人早已被我國趕出國土,與本國再無關係,莫一個舉世大國就是一個不分是非黑白,就喜歡把別人的罪過強加到另一個人身上的國家不成?”
李安邦孔自明默契地搖了搖頭,沒想到區區一個小島國的二品大臣竟敢在此無理強辯,莫不是久居海外沒聽過南唐威名不成。
他們兩個搖頭,而李世璋卻是偷偷笑了幾下,心想“孔爺爺在此,竟還敢如此豪橫,這下有好戲看了。”
孔自明搖著羽扇,道:“那你說說,何為是,何為非。”
那佳夫岡絲對著李安邦,指著孔自明道:“此人是誰,竟敢如此無理,隨便插嘴,老早聽說南唐人無教養,我本以為是謠言,沒想到卻是真的。”
李安邦倒也不生氣,畢竟國師兼丞相的孔自明可不是在這擺設的,道:“此乃我國國師兼丞相,文候孔自明是也,試問貴國能夠同時勝任三大要職官員,有幾個啊?”
那三東島大使顯然理虧,但想了想還是想出了辯駁之法,可還沒說出口,便被孔自明搶著道:“明人從不為些許小事絞盡腦汁,你且答我何為是,何為非。”
佳夫岡絲這剛到喉嚨的話就這樣被孔自明硬生生的打回肚子裡。
這孔自明一向低調,有多少才能也就候院裡的戰候們和現在在其一邊的李安邦父子見過。據說曾經周邊各國同時派出大使來這南唐,為的是要求南唐減少他們的貢稅,或是直接不交,更甚者是要賠償他們的損失,更過分的還是要求南唐無條件出資幫他國建設。那時所來的大使少說也有八十個,而南唐就派出了孔自明一個,八十餘人同聚於大使館內,那時太子李世璋正好在暗處偷看,才見到這史上絕無僅有的場景,那時他也才八歲,孔自明也是剛入候院不久,據說那次以一人之舌戰八十餘嘴還是孔自明自己申請的。那些大使一開口就咄咄逼人,噼裡啪啦說了一大堆,最後是孔自明累了,就直接說了幾句話挑撥離間,讓他們自己打自己。好像那些派大使來的國家能夠免於戰亂的不到三個,而南唐不僅可以坐山觀虎鬥,還可以一切照常,該收的貢稅收,不該出的資一分也沒出。而這其中的奧妙連當時看了整個過程的李世璋也沒理明白。
而現在的大使只有三人,雖說那佳夫岡絲的名氣比孔自明大,但卻完全不是其對手。
佳夫岡絲道:“是,就是我東島沒有這麼些人,非,就是你們偏要把這些人歸入我國。”
孔自明道“你剛才也說,那些人是被你們趕出國土的,那就證明他們是你東島的人,而狗咬了人找狗主人,又何為是,何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