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嵩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小聲說道:“在七十里外……那只是一座小城。”
“小城也是城。”餘長安輕聲唸叨了一句,隨後吩咐道:“留下一些人在這裡處理尾巴,大部隊繼續進發,爭取天亮前把那座小城拿下。”
隋嵩繼續擦著冷汗,連忙轉身去安排人手,這種事情在過去一個月裡他已經做過很多次,早已經做的得心應手,只是想到餘長安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他還是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隋嵩是叛軍出身,在沒有遇到餘長安之前他也曾是個“風雲人物”,在東明城裡執掌四大叛軍之力中的一個,甚至他們的叛軍勢力就在幽冥城附近也沒有被剿滅,這也稱得上是個比較輝煌的戰績。
可是在遇到餘長安之後,看著餘長安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讓他感慨不已,同時也震驚不已。
若是把餘長安所做的事情整體拿出來看,也許很多人都會像他一樣感慨一句“了不起”,畢竟餘長安確實做到了在極短的時間裡就創造出了不俗的戰績,但只有像他這樣真正跟在餘長安身邊做事的人才清楚餘長安到底有多恐怖。
在餘長安所創造出來的彪悍戰績的背後,並不是如人們所想象的那般運籌帷幄,餘長安也沒有展現出在戰場指揮上有多高的天賦,但他卻就是可以把一個又一個難啃的骨頭啃下來,所用的方式看起來好像也沒有什麼出奇。
真正出奇的並不是餘長安的手段,而是他做事的態度。
做事做絕。
這就是餘長安的做事態度,並且他把自己的態度嚴格的執行了下去,一絲不苟,分毫不差。
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裡餘長安把他的這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他不會給任何一個敢反抗他的人留一絲一毫的機會,但也同樣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玩弄人心的機會。跟在餘長安的身邊隋嵩才知道到底什麼叫殺人誅心,到底什麼叫蛇蠍心腸。
與其說這一路走來餘長安的對手是拜在了黃巾軍的兵鋒之下,倒不如說是死在了餘長安那恐怖至極的玩弄人心的手段上面。
那一句常常比他掛在嘴邊的“拉一批、打一批、殺一批”的說法被他使用的爐火純青,而隨著他們商路開拓的腳步越邁越大,敢於對抗他們的人反而變得越來越少,而這個情況跟隋嵩原本預料的完全不同。
不僅是他,就連遠在幽冥城中的祁格都曾斷言商路的建設肯定是越到後期壓力越大,越是遠離幽冥城越會舉步維艱。
但是這種推測在餘長安出現後就被徹底推翻,甚至完全發生了逆轉,他們的聯盟商隊所遇到的阻力越來越小,而想著加入到商路建設中的人和勢力卻越來越多。
當初在餘長安毫不留情的“殺降”時沒有人想到他的這個手段能帶來這樣的效果,畢竟幾乎所有人都認定了他這種殺降的做法只會引起叛軍勢力更加瘋狂的反撲,畢竟在意識到沒有投降機會之後,叛軍勢力面前剩下的自然就是死戰到底這一條路可走。
可偏偏餘長安在瘋狂殺降的同時還留下了一條活路,那就是隻要在他兵鋒所到之前放棄抵抗的叛軍,在大戰結束之後隨時都可以活命,唯一的區別就是想活下去就只能做平民,或者是做商人。
這個做法看起來好像是餘長安脫褲子放屁,但真正的威力卻反而就是這個看似多此一舉的動作,隋嵩最佩服餘長安的也正是這一點。
餘長安不是不接受投降,他只是不接受叛軍的投降,說的更準確一點就是他不接受任何武裝力量的投降。只要放下所有武裝,任何勢力他都可以接納。
當然,前提是對方在開戰之前就已經投降或者是不抵抗。
餘長安這個做法最精妙的地方就在於幫助走上覆國之路的王庭減少壓力,不死帝國已經分裂幾十年,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帝國境內大大小小的叛軍勢力已經不知道崛起了多少,但王庭的勢力卻始終只侷限於幽冥城內。
就算幽冥城是天下第一雄城,就算王庭是百死之蟲,但在那區區一座城中能發展起來的力量也是相當有限的。
從沒有人懷疑過王庭想要復國的決心,哪怕是在不死帝國分裂最嚴重的時期——也就是幽冥城裡內鬥之時——也不曾有人懷疑過王庭復國的決心。
可不懷疑不代表相信他們有能力,一直以來王庭的最大短板就是兵力不足,他們龜縮在幽冥城裡雖然安全,但也阻斷了他們向外擴張的機會,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具備持續擴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