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餘長安得知他只有帶領三萬人參戰的訊息時並不意外,畢竟每個豪門的出征隊伍都只能率領十萬玄士,其他的小家族自然不可能也達到十萬之眾。
這是豪門給自己留下的最後一絲特權,但同樣也是對小家族的一種照顧,畢竟真的不是所有家族都能做到派出十萬玄士卻只是為了“玩一場遊戲”。
戰爭這件事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堆人,而是要看資源的厚度,人吃馬喂需要用資源,裝備也需要資源,戰場上的意外情況應對都需要資源,這些資源的消耗才是最恐怖的一點。
無雙城中絕大多數家族都可以臨時組建起三萬五萬玄士的隊伍來,甚至十萬八萬也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問題在於他們是不是真的可以養得起,養不養得起才是最大的問題。
餘長安之所以如此自信,就是因為他知道其他的家族就算是能派遣出三萬玄士,也未見得可以做到像他這樣裝備精良,這就是他跟那些小家族之間的實力差距的關鍵所在。
至於跟豪門之間的對比,餘長安不心虛的原因只有一個,豪門的十萬玄士大軍根本不可能整齊劃一的行動,就算是有也肯定是表面上的整齊劃一,實際上的各自行動。
餘長安是豪門出身,對於這樣的情況實在是瞭解的太深太深,就算是家族和睦的餘家,也不可能真的做到將一個十萬玄士大軍的隊伍交給某個人指揮,尤其還是在這樣的大戰當中。
可以想到每一個豪門隊伍之中都肯定有很多的優秀青壯派子弟,這些人都稱得上是精英中的精英,在各自家族之中必然是具有很大提升空間的精英子弟才會來參加元界爭奪戰,而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一個結果,每一個參戰的豪門子弟都不可能完全聽命於別人,這樣自然就會導致十萬玄士大軍的隊伍會出現很多的小隊伍。
各自為戰的情況必然會出現,到最後餘長安所需要做的無非就是面對一個又一個分散的對手,除非每一個豪門隊伍裡的豪門子弟都永遠聚在一起,但這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
可以想到餘長安自己能夠分析出這樣的戰況來,其他豪門的子弟們也必然會分析出來,到時候無非就是看誰的手段更狠,以及誰能從各自家族中爭取到更多的資源。
或者更直接一點說就是看誰在各自家族中的地位更高,更被族中大佬看重。
畢竟每一個豪門的十萬玄士大軍的數量被嚴格限制的,那麼地位更高的豪門子弟自然就可以獲得更多玄士和資源的支配權,他們不可能全部都掌握,但只要是分到自己手中的玄士大軍就肯定所有絕對的控制能力的。
到最後無非拼的就是每一個人對自己手下直屬兵團的控制力,以及他們在兵團之上投入資源的比拼。
為了這一戰,餘長安幾乎已經將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了進去,餘長安的做法很簡單粗暴,就是直接買入大量的進攻和防禦法器,甚至就連佈陣用的陣石和陣旗都買了許多。
雖然餘長安本身並不擅長陣法之道,但他的玄陰骨中卻是有著白起這樣的陣法宗師,白起他們不會在平常的戰鬥當中出手,但白起卻可以在關鍵時刻幫助自己佈置法陣,這些陣石和陣旗便是餘長安為白起準備的。
除了這些常規的備戰力量之外,餘長安為了這一次的元界爭奪戰還準備了很充分的自保手段——魂力。
為了元界爭奪戰,餘長安進入生死界中掀起了一場場血雨腥風的屠殺,餘長安自己也很清楚在生死界中所做的事情其實是出格的,就散是為了幫助梁甲打好復國之戰,為了讓其他的叛軍勢力畏懼王庭大軍的凌厲手段,但也完全沒有必要弄出那麼多次的屠殺。
但餘長安心裡清楚是一碼事,真正去做的時候卻是另外一碼事,在殺人這件事上餘長安向來沒有半點心理障礙,更何況生死界中他殺的全部都是屍魂,更不可能在他心中留下任何罪惡感。
唯一的缺陷就是殺掉那些屍魂也還是會讓殺戮氣息加重,但跟自己做完事之後的收穫相比,殺戮氣息的提升已經不被餘長安放線上上。
養魂珠中已經匯聚了不下二十萬道魂力,沒殺掉一個屍魂他就可以得到一道魂力,雖然餘長安並沒有親手擊殺所有的屍魂,但在殺戮的戰場上餘長安卻如同一個勤奮的蜜蜂一樣到處採集,最終終於收集到了超過二十萬道的魂力。
養魂珠中的磅礴魂力讓餘長安變得更加有底氣,雖然現在自己仍舊沒有辦法正常動手,但養魂中的魂力卻可以讓他有更強的自保能力,甚至就憑這些魂力,餘長安現在的自保能力比他沒出意外之前都不知道要強了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