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廣對這個北方的宗門並不瞭解,他向安平丹詢問道:“安平姑娘,青爐劍宗之事我並不瞭解,不知可否指點一二。”
安平丹沒有推辭,說道:“我也只是聽師父說起過,這個青爐劍宗乃是萬年之前極為強盛的一個門派,這個門派的修行者清一色全部都是劍修,也是第一個純粹由劍修組成的宗門。”
馬邪認真的聽著,對於青爐劍宗他十分的好奇,畢竟他也是一個劍修,而如今十大宗門之中並沒有劍修為主的宗門,他一直感到十分的遺憾。
雖然劍宗周家也是劍修的聖地,可是這只是一個強大的家族,非周家之人根本學習不到周家的核心劍術,只能成為周家的附庸。
“不知道這個青爐劍宗,和劍宗周家比起來孰強孰弱。”馬邪說到。
安平丹說到:“在青爐劍宗強盛的時候,是可以和周家分庭抗禮的,只是周家傳承太久,即使是青爐劍宗也不肯能撼動他們在劍修心中的地位。只不過如果論起整體實力,其實青爐劍宗在某些時候,是要強過周家的。”
“這麼厲害,比周家還要強大,那豈不是和現在的十大宗門可以媲美了。”丁玲玲說到。
“如果只是論修行者的數量和控制的土地而言,青爐劍宗在十大宗門之中也是佼佼者,即使比拼最頂尖的戰力,恐怕也只有排在前邊的那四個宗門可以穩壓青爐劍宗一頭了。”安平丹說到。
幾人聽得入神,竟然忘了要繼續前進的事情。
安平丹對大陸的歷史極為的瞭解,就像是一個百科全書,她說到:“當然,宗門的實力其實並不是看修行者的多寡的,最頂尖的戰鬥力、宗門執行的方式、後輩人才的培養,以及宗門發展的方向都是衡量的關鍵,青爐劍宗就是過於強勢,及其喜歡擴張,在極度的擴張之中,宗門的優秀弟子大部分都死於戰場,最終盛極而衰,最後分裂了。晉國的玄陽門,就是青爐劍宗的一個分支。”
眾人點頭,原來這個青爐劍宗這麼強大,僅僅是一個分支,竟然就成為了五大國之一晉國的最強宗門。
“安平道友,你說青爐劍宗衰敗的原因,是因為在擴張的過程中死傷了太多的青年弟子,所以衰敗了?”馬邪問到。
安平丹點了點頭:“是的,青爐劍宗自從崛起之後,就嫉妒的喜歡擴張,一直在發動宗門戰爭,搶奪人口、資源,他們的弟子在進入龍虎關之後,就會被派上戰場,在實戰之中磨鍊,這種殘酷的方式雖然鍛煉出來了很多強者,可是也死去了很多的天才。”
這是一段隱秘的歷史,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青爐劍宗如此瘋狂的發動戰爭,終於在萬年之前,他們的劍宗規模達到了極致,一度將北方統一,甚至將道宗都趕出了自己的地盤。
雖然大陸上劍修十分的盛行,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個劍修的宗門能像青爐劍宗這樣強大。
對於這個問題,姜廣和馬邪都很好奇,安平丹也給出瞭解釋。
“就是因為青爐劍宗過於強大,所以其他的宗門在青爐劍宗衰敗之後,似乎都默許了一條規則,那就是限制純粹由劍修組成的宗門發展。”安平丹說到。
“限制純粹由劍修組成的宗門發展?”馬邪問到。
安平丹慢條斯理的說到:“是啊。劍修是最擅長殺伐的修行者,所以一個純粹由劍修組成的宗門,必然是一群及其喜歡戰鬥的修行者組成的宗門。這樣的宗門喜歡戰鬥、喜歡征服,就像劍一樣需要一往無前,需要不斷的戰鬥才能變得強大。”
就是因為有這種觀念,所以在青爐劍宗覆滅之後,以道宗和昊天宗等幾大宗門為首的修行界領袖,一直在有意無意的限制各個劍宗的發展。
從排名前二十的宗門之中,沒有純粹的劍宗就可以發現這其中的端倪了。
而最為矛盾的事情是,這些大宗門卻都在努力的培養劍修,畢竟劍修攻伐無雙,而且在異域之中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我看涇州的劍宗就很繁榮啊,比如甲子劍會就只有劍宗才能參加。”馬邪說到。
丁玲玲道:“你竟然知道甲子劍會,真是沒想到。”
安平丹道:“涇州是例外,這裡的劍宗自古都很多,甚至在某一個年代,涇州的宗門全部都是劍宗。可是如今……”
在如今的時代,涇州的宗門雖然也是劍宗居多,但是也不如全盛時期了,很多綜合性的宗門在崛起,純粹的劍宗已經不多了。
而且涇州作為道宗直接控制的六州之一,無論他們這裡的劍宗怎麼發展,都不會對道宗造成任何的威脅。
相反這些劍宗在道宗的統治之下,切切實實的增強了道宗的整體實力,畢竟這些宗門和道宗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如同附屬國一般,本質上是道宗的一部分。
“諸位,關於青爐劍宗我就知道這麼多了,我們是否應該繼續前進了?”安平丹說到。
眾人這才覺得在這裡呆的有點久了,於是來到了那幾張大門跟前。
馬邪數了數,一共有七扇大門,每一扇的上邊都寫著一些古文字,據姜廣所說這是一些地名,他也不知道具體是哪裡。
“我估計是這個秘境中離這裡不遠的幾個地方,應該是作為五行聖宗的倉庫使用的。”安平丹說到。
“那我們進去哪一個?是一起走還是……”丁玲玲問到,有點期待的看著姜廣。
馬邪和姜廣同時站到了最中間的一扇大門面前,異口同聲的說到:“我要去這裡。”
並非他們提前商量好,只是二人作為一名優秀的劍客,都在那洞穴之中感受到了一絲強烈的劍意!
丁玲玲走到了那扇門前,果然她也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氣息。
“好可怕,我感覺到一股強大的劍意,那裡邊有什麼,是一名劍客在裡邊嗎?”丁玲玲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