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發酵的很快,尤其這件事情產生了惡略的影響,每天都是掛在熱搜上。
所有的人都會後續的一些事情比較感興趣,尤其是唐糖事情的、老人的安置、還有最後那些禽獸的結局。
這一天,民政部門的人也主動來了醫院,興許是因為這件事情的影響很大,想要做一個模範部門,來探望了老人。
緊接著跟著一同來的,還有同城的一些記者,外省的一些相對出名的記者。
唐糖有些不放心,想讓邢琳去盯著,哪裡知道邢琳告訴唐糖,周易已經去阿奴安排好了,不用擔心這些事情。
唐糖楞了一下,點點頭,也沒在說話。
病房裡。
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看著骨瘦如柴的老人,似乎手都沒辦法端穩水杯,一些年輕的人眼眶裡已經有了淚水。
一個年輕的姑娘是當記者,也是初為人母,看到這種情況,總是忍不住自己淚水,她主動的坐在老人的身旁。
“伯伯,我們是都市報的記者,經過明政部門的走訪,現在已經決定的了,您的養老問題,以後也會妥善安置,您就不用在瘦這些苦了。”
老人眼眶裡含著熱淚,點點頭。
女記者繼續發問:“您可曾經怪過你的兒女,他們如此的不孝順,是人人都要學習的反面典型。”
老人搖搖頭,“不……”
許久老人才喃喃道,“子不教,父之過,我更恨我自己!”
民政部門的人自然知道這個恨是什麼意思。
當年老人剛結婚的沒多久,就有了老大,當時生活困難,家裡的雙親去世的早,房子什麼都沒有,三個人住在破舊的茅草屋裡,下雨就會流水。
後來老大生病了,也沒錢醫治,有一點輕微的跛腳,不影響走路,所以上學的時候,有許多人就嘲笑老大,才會變成這麼性格孤僻的人。
後面的幾個孩子,生活就慢慢的好起來了,但是掙的錢遠遠供不上這麼多孩子的開銷,在農村,不念書也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只是老人的想法是女孩子一定要念書。
如果不念到書的話,以後可能會在社會上吃虧,男孩子還好說,就算是以後做力氣活,也能活下去的。
可是兒子們似乎覺得老父親是在偏心,一點也不能理解。
原本是一個父慈子孝的家庭,硬生生的給弄成了矛盾重重。
他的老婆在生小兒子的時候難產去世了,因為對小孩子愧疚,所以格外的寵溺這個孩子,以至於在初中的時候,就經常打架,高中唸了一年,就直接不上學了。
老人的兒女到是讀書了,工作也還不錯,總是覺的老人沒文化,也說不到一塊去,也經常嫌棄老人嘮叨,索性也不願意理會老人。
所以才有了這麼荒唐的一家子。
老人不能說怪兒子們,要怪就只能怪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錯失了他們的同年,所以導致孩子沒有教好。
女記者得到這個答案,更是有幾分的心酸。
“要是去了養老院,你有什麼訴求嗎?”
老人搖搖頭,“能吃到東西,能好好的睡就知足了。”
女記者沒有在繼續發問,已經止不住的流下了眼淚,她的眼眶看著不遠處的謝主任,輕聲說道,“謝主任,我沒有任何的問題了,但是我想問一句,老人何時能進養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