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又點亮了一幅畫,是一個人站在高處,舉著竹簡。周圍,一群人在向他進行參拜。
“周朝的分封制與後世的不同。在團結了內部之後,王室把並非自己所擁有的土地分給自己麾下的臣子,然後命令他們前去討伐。從那以後,我們的文明開始了不斷的擴張。”
前方的燈亮了起來,出現了一張,西周勢力從較小的區域不斷擴張的演變圖。
隊伍開始向前移動。大部分人,都發出了驚歎或者唏噓的聲音。
“在這種擴張中,無數的知識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積累了起來。在它的武裝,一個強大的文明,就此進入了它的幼年期。”
“但這種擴張有其極限。人口總數、武器、糧食產量、適合生活的土地...這一切都有極限,那麼這種擴張存在極限,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在向外的擴張基本停止的時刻,出現的就是內部互相的對抗。”
演變圖上,許多原本的諸侯國都變了顏色。
“在知識的積累和不斷的衝突過程中,無數優秀的人才,都在這個時期湧現出來。文明本身,因此而得到了進一步的成長。他們思考和總結出了無數解決問題的方法,極大的影響了之後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發展方向。”
隊伍開始向前走去。
“大部分人,大部分時間都不思考,依據本能而行動。並不是他們願意這麼做,而是要做的事情很多,精力有限,不得已,只能這麼做。”
“在這種力量匯合起來之後,人類社會的發展,在大多數情況下也就遵循著群體無意識的趨勢。”
這時,面前點亮的畫上,烽火臺上大火燃起。臺下,無數士兵滿臉都是憤怒。臺上,一群穿著華麗衣服的人正在哈哈大笑。
“在一個群體中,思考和努力成為風氣的時候,群體無意識的方向就會被無意中調整到積極、努力、進步的方向。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抗中勝利的,會是最積極、最努力、最了不起的一群人。”
面前的畫上,整座城市被焚燬殆盡,一群胡人舉著刀,那些剛才大笑著的人,衣服已經被撕碎了,正滿臉驚恐的向前跑著。在遠處,許多甲冑在身計程車兵也在笑像穿著華麗衣服的貴族們之前一樣。
“最努力、最積極、最有才能的人,才有機會得到最大的收益和最後的勝利。而不是一群依靠祖先的功績,什麼都不做就身居高位的人不管那些人怎樣規定自己的正當,怎樣瘋狂的愛著自己。”
袁森身邊,許多人笑了出來。
前方,又有許多畫和文物亮了起來,隊伍隨即向前走去。
第一幅,一位老者站在高處,手持竹簡,周圍是一群年輕的學生;
第二幅,一位老者坐在牛上,漫漫長路,正向西而行。在他身後,是一群手捧竹簡,畢恭畢敬計程車兵;
第三幅,則是一幅非常長的畫。一群聚在一起的人,各身穿長袍,腰佩長劍,聚在一間大屋子裡高談闊論。有的正拿著木頭做的飛機,表情激昂;有的正用筆在給一旁的馬塗顏色;有的身著鎧甲,表情謙和;有的手執竹簡,面容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