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寺位於帝京東南角的盤龍山頂。
說是山,其實也就是個小山丘,地形起伏,遠遠望去,像是有什麼蟄伏在此一般。
帝京的百姓給山川河流起名時都喜歡襯托一下帝京的天子之氣,是以叫做盤龍山。
後來有一個天竺的高僧前來帝京講經,當時的聖上覺得城外的相國寺離得太遠,便在盤龍山建了個寺廟專供其修行。
是以盤龍山又叫小相國寺。
那高僧圓寂後便在此修了佛塔,神奇的是,那佛塔旁長出兩株菩提樹,兩樹長著長著樹幹竟長到一塊去了,世人皆傳這便是連理枝,在樹下許願便能覓得良緣。
久而久之,京中未婚男女皆喜愛到這盤龍寺來求姻緣。
我們下車後便看到一片車水馬龍的喧鬧景象,沿著臺階拾級而上,前來上香的人絡繹不絕,也有口中唸唸有詞的沙彌匆匆而過,行至山門,便見一個鎏金的大香爐立於天地間,此時香火繚繞,善男信女紛紛雙手合十,舉過胸、額、頭,然後平撲在地上,許是朝拜之人過多,那香爐前的石板有很多都凹陷下去了。
我不由得想起二哥的感慨:“若是人人都能如認可佛祖般認可珞瓔繽紛閣,我還愁賺不到錢嗎?”
又見身邊孫盛楠、大嫂還有徐榮嬋他們一臉肅穆,深覺自己思想齷齪,忙暗念了幾句阿彌陀佛。
起先璟闌百姓對佛教並沒有那麼熱衷。
幾百年前,其才從天竺傳至中原時,周朝的帝王甚至極力打壓過。
聽說是因為周朝皇室大多信奉道教,而道教講求修今生,即潛心修行,到達某種程度;這輩子便能羽化登仙,而佛教主要講求修來世,即廣結善緣,等到你死了,下輩子便能投胎做人,若做的善事夠多,還能成為人上人。
人死後究竟是何種世界,誰都沒見過,能不能投個好胎誰也不知道,還不如今生好好修行,說不定就能得道昇天位列仙班,如此看來周朝的皇室還是挺務實的。
自古以來,修道成仙的傳說就令人神往不已,簇擁者眾多,若說這最大的簇擁群體,便是周朝的皇室了。
周朝末年,皇帝痴迷修道煉丹,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但凡是有人獻上丹藥的,都能得到重金獎賞,市井無賴因此一步登天的不在少數。
一時間周朝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但凡有些家底的,都要置辦個煉丹爐日夜修煉丹藥,就指望著煉出個好丹藥獻給皇帝,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不知道誰傳的謠言,說煉丹的藥材越稀有越好,最好是什麼壯年猛虎骨、百年黑熊掌、百年巨蛇膽或者千年狐狸尾等等,那段時日璟闌山中的野生動物日夜惴惴不安,連出門覓食都要經歷無數次生死時速。
煉丹這件事,其實是件技術活,藥材珍貴沒用,還要天時地利與人和,另外丹爐的火候也要掌握到位,平常百姓沒能掌握到核心技術,炸死炸傷者無數。
一個國家的皇帝與百姓不好好過日子,天天想著如何昇仙,那整個國家便離昇仙不遠了。
帝京的王宮貴胄沉浸在修道煉丹的美夢之中,帝京之外酷吏橫行鄉里,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太祖帝安大力作為一位修仙的受害者,帶著他的小弟也就是我遊家先祖遊一刀,揭竿起義了。
我估計太祖帝在起義之初也就想解決一下溫飽問題,沒想到能做大做強甚至做皇帝。
周朝守軍也不知道是仙丹吃壞了肚子還是已經受夠了無腦皇帝的統治,他們一路打到帝京,抵抗者甚少,基本上都是走走過場打個仗,然後投降開門迎接真龍天子。
直到黃袍加身,朝臣們山呼萬歲時,太祖帝的腦子都是懵的。
據史書記載,太祖帝與我遊家先祖打到帝京攻下皇宮時,那周朝的最後一位皇帝還守著他的煉丹爐,見太祖帝的大軍進了明心殿,急忙奉上禪位詔書,跪在地上不停磕頭,求太祖帝再給他三個時辰。
還有三個時辰仙丹煉成,服之,他便可化仙而去,遠離紅塵俗世,這皇位自然便是太祖帝的了。
太祖帝彼時已經勝券在握,便與眾將士在明心殿擺上架子,邊烤肉邊喝酒邊等那周朝皇帝成仙。
三個時辰之後,只聽得一聲巨響,煉丹爐開,周朝皇帝心花怒放,一改卑微姿態對太祖帝道:“仙丹煉成,朕將獲神力,必除爾等賊子。”
說罷便將那金丹吞如腹中,太祖帝與眾將士翹首以盼了半天,等得花兒都謝了,也沒等到周朝皇帝的報復。
周朝皇帝不甘心,將那煉得的金丹悉數吞入腹中,七竅流血而亡。
太祖帝很失望,原本以為能見證一個仙人的誕生,卻只是目睹了一個王朝的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