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延續數百年,沒落的漢室宗親不在少數。
青州軍撤退,徐州騎兵隨即出動,跟隨在青州軍身後不遠處,若是不知道實情之人,還以為這是保護青州軍的騎兵呢。
劉備見此,不敢繼續與孔融一同前行,告辭孔融之後,帶領兵馬,連夜奔赴平原。
徐州之戰,對了劉備來說是很大的挫折,損兵折將,還要賠償米糧、兵刃和戰馬,但劉備不得不忍下來,不僅是因為徐州軍強悍的戰鬥力,還與張飛有關,他與關羽、張飛為結拜兄弟,自然是要站在張飛的安危角度上考慮問題。
劉備在徐州戰事失敗之後,表現出來的是能屈能伸,而強硬的孔融,就沒有這般好的下場了。
徐州騎兵接連出擊,孔融麾下的大軍根本難以阻擋,僅剩千餘的大軍在騎兵進攻下潰敗,孔融在軍中將領的保護下,得以從中戰場上走脫,但糧草輜重盡數落入徐州軍的手中。
孔融對此憤怒不已,卻是沒有絲毫的辦法,出戰的五千大軍,等到返回北海,只剩下不到百人,絕對能夠稱得上是一場慘敗。
得知此事的劉備暗中慶幸,大丈夫就要能屈能伸,關鍵的時刻低下頭,能夠避免出現更多的損失,花費了一些物資,卻是讓麾下的將士得以保全,還是很值得的,而且這些從徐州戰場上帶回來計程車卒,可以算作是精銳了。
青州的形勢不容樂觀,尤其是來自冀州袁紹與公孫瓚發生隔閡之後,雙方的戰事一觸即發,誰還會在這種時候顧及到黃巾的事情。
迎接劉備和孔融的乃是青州的爛攤子。
徐州軍在對戰青州軍方面取得大勝的訊息,很快傳到了彭城。
徐州的官員在這等情況下,不敢有其他的心思,呂布已經用一場場交戰的勝利證明了其在徐州的地位,想要將呂布從徐州趕出去,首先面對的便是徐州的精銳。
而呂布在徐州的威望,也到達了很高的地步。
以往徐州官員在面對州牧府下達命令的時候,或許會在暗中有著動作,現在他們會將這樣的行為收斂。
事實證明,呂布有執掌徐州的能力,與呂布對抗,會落個家族破滅的下場。
世家是實際的,他們看不到好處,或者說對抗君主不能成功的時候,就會暫時蟄伏起來等待機會。
在徐州戰事獲得勝利之後,呂布率領千名騎兵,奔赴兗州。
呂布需要的不僅是對戰青州軍的勝利,劉岱同樣要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
青州貧瘠,多有黃巾肆虐,但是兗州的情況不同,雖說有著青州黃巾流竄到兗州,然兗州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從劉岱的手中得到更多的好處,對呂布接下來的發展是有著莫大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