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順,呂布統治徐州將減少許多的麻煩,而且在這次徐州的戰事中,徐州的官員見到的是呂布所向無敵的一面,有著如此君主,何愁徐州不能穩固。
悄然之間,徐州不少官員已經改變了心態。
青州軍中,孔融的心情不是很好,冀州傳來的訊息和袁術的態度,讓這位當世大儒看到了不妙之處,袁紹與袁術同為袁家中人,在呂布這件事情上卻是發生了分歧,這樣的分歧,可不是簡單就能結束的。
冀州的形勢危急,若是袁紹不能從冀州戰場上脫身的話,說不定會讓公孫瓚從冀州趕出去,相對於威名赫赫的公孫瓚,袁紹在領兵征戰方面,的確是沒有太過突出的表現。
青州軍征戰徐州,雖說沒有失去大義上的支撐,但經過袁術這麼一鬧之後,大義的威力就大打折扣了。
再說青州軍的將士,在這次的交鋒中,並沒有表現出高昂的鬥志,騎兵的全軍覆滅,令大軍人心惶惶,這般與徐州軍僵持下去,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而且失去了公孫瓚這股強橫的力量,青州黃巾勢必會再次掀起戰事。
“玄德,青州境內多有黃巾肆虐,與呂布對峙在諸縣,徒耗錢糧也。”孔融嘆道。
劉備頓時明白了孔融話語中的意思“國相,呂布乃逆賊也。”
“如今冀州動盪,青州不穩,若青州有失,來日如何征討逆賊?”孔融道。
劉備沉默了,以青州軍的實力難以擊敗徐州軍,長久的僵持下去,不是辦法,青州貧瘠,比不上徐州富庶。
“報,徐州軍有使者前來。”
“莫非是徐州軍打算求和?”劉備疑問道。
孔融冷哼道:“逆賊還敢派遣使者前來軍中,難道以為青州軍好欺負不成。”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不若看呂布是何態度。”劉備道,孔融欲要退兵,但是這次的征戰,青州軍佔據大義,就這般撤兵的話,影響上肯定不好。
北海都尉常宇道:“國相,末將這就準備一番,給敵軍使者一個下馬威。”
孔融微微點頭,認可了常宇的行為。
在出兵徐州之後,孔融漸漸的明白了,當前的大漢,已經不是往昔,就連諸侯盟主袁紹也擁兵自重,將朝廷任命的冀州牧韓馥趕走,諸侯想要發展的是自身的實力,誰還會將大義放在心上。
尤其是這次的戰事之後,更是讓孔融憤怒不已,他忠誠的乃是漢室,不想成為他人利用的工具。
大漢中興,在孔融看來,比什麼都重要。
但諸侯經過討伐董卓的戰事之後,無心進攻長安之事,反倒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大打出手,長此以往下去,誰人的心中還會有大漢,朝廷的命令下達之後,有多少人會遵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