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董卓的命令,呂布心中是不情願的,董卓若是離開虎牢關的話,他在行事上就會方便很多。
這等時候,肯定不能與董卓因為這些小事而翻臉。
次日,董卓彙集文武百官。
當董卓將遷都長安之事說出來之後,百官駭然,雒陽乃是大漢之都城,經歷二百餘年之發展,規模浩大,長安雖說為陪都,比之雒陽肯定相差太多。
且長安之宮殿,經歷赤眉焚燒長安之事,盡皆瓦礫之地,到了長安之後該當如何。
董卓一意孤行,雖有司徒楊彪和太尉黃琬以及荀爽之勸說,亦是難以令其更改,反倒是為董卓當朝罷免官職,尚書周毖與城門校尉伍瓊勸說不成,反倒為董卓斬首。
隨後董卓聽從李儒之計謀,派遣鐵騎,捉拿雒陽富戶,以反賊妮黨論處,其家資皆為董卓充入軍中。
親眼目睹這一切之後,呂布離開董卓另謀發展之心愈發的強烈。
“奉先,你欲要率領大軍在虎牢關對抗諸侯聯軍?”董卓聽完呂布的請求之後,眉頭微微皺起。
呂布抱拳道:“末將願意率領大軍,阻擋關東諸侯,為相國遷都長安斷後。”
呂布驍勇,投靠之後,雖說為董卓所器重,呂布統領的兵馬,仍舊為幷州軍,且董卓在暗中對呂布是有所提防的,如董卓麾下最為精銳的飛熊軍,卻是執掌在李傕和郭汜的手中。
尋常出行,看似董卓帶著呂布,至於說董卓的內心有著何等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奉先,虎牢關外可是有著十萬諸侯大軍,不可輕視也。”董卓緩緩道。
呂布道:“諸侯聯軍人多勢眾,不過是烏合之眾罷了,憑藉當前虎牢關之兵力,應對諸侯聯軍綽綽有餘。”
“好,奉先勇武,無人能擋,有奉先鎮守虎牢關,本相也寬心不少,待雒陽之事準備妥當之後,奉先便領兵跟上。”董卓點頭道。
“喏。”呂布暗喜。
次日,呂布並沒有急切的率領大軍前往虎牢關,而是在國庫中尋找了一番。
雒陽國庫,已經變得空虛,其中的物資,皆為董卓轉移,這讓呂布微微有些失望。
大漢強盛數百年,雒陽為大漢之都城,防守城池的利器床弩,讓呂布眼熱,虎牢關有床弩,其中八成由於年久失修而損壞,否則的話,僅僅是憑藉虎牢關和守關利器,便能讓諸侯聯軍不能寸進。
三千幷州鐵騎,跟隨呂布直奔虎牢關而來。
至於說拉攏城內的名人,呂布肯定不會去做這種自找沒趣的事情,他為董卓爪牙,朝中官員對待他恭敬皆是因為他手中的兵權罷了,表面上虛與委蛇,暗中不定有著何等的謾罵呢。
諸侯聯軍勝利之後,並沒有急切的進攻虎牢關,似乎是在等待著後續大軍的到來,關上的守軍也是樂得清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