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逸體內,七級浮屠塔。
陰神“楚逸”盤膝坐於塔中第三層,參悟《大梵般若心經》第三卷。
“世說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實有性,我謂主宰。法謂軌持。彼二俱有種種相轉。我種種相,法種種相。謂實德業等、蘊處界等,轉謂隨緣施設有異,如是諸相。”
“觀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滅。如是所說,一切我執。自心外蘊,或有或無;自心內蘊,一切皆有,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為我。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諸識所緣,唯識所現。故曰,萬法皆唯識所現,識外無真實之境。”
在佛宗古籍《成唯識論》中有記載,然諸聖教,處處說有本有種子,分為六種:
一剎那滅,謂體才生。無間必滅有勝功力,方成種子。
二果俱有,謂與所生現行果法。俱現和合方成種子。
“唯識之境,因可變果,果可為因。緣變之義,由識變現見、相二分。”
此刻,塔中梵音陣陣,“楚逸”睜開雙目,佛光湧現。而在楚逸的丹田裡,出現一粒金色的種子,是為無量佛種。
此時的楚逸,並不知道,在他丹田裡出現的這粒佛種,在佛宗諸法種子中排名第一位。
六引自果,謂於別色心等果,方成種子。
而楚逸這顆無量佛種便是“一剎那滅”,可滅世間萬物,可破世間萬法,不受因果、時空等因素制約,屬於佛宗無上大法,只能靠佛緣才能偶然獲得。
無量佛種猶如透明之體,直接進入金丹。就在它進入那一剎那,金丹瞬間破裂,出現一尊與火靈大小的金身法相。
三恆隨轉,謂要長時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方成種子。
四性決定,謂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
五待眾緣,謂此要待自眾緣合。功能殊勝,方成種子。
佛種又自行進入金丹之內,吸收其全部精華與能量,再次轉化為金身法相,成為元嬰。
佛宗的金身法相成為玄門修士的元嬰。這是有史以來,佛宗和玄門絕無僅有的特殊情形。
火靈小人看著眼前一幕,眼中盡是好奇,它沒想到,身邊這顆金丹中躲過與它一樣的小人,頓時滿天欣喜。
金光消失後,漸漸露出法相的面目,正是楚逸無疑。
而這出現的金身法相,正是楚逸的元嬰。
在陰神“楚逸”悟出“法相”的終極奧義時,偶然孕育出無量佛種,而這粒佛種又是六大佛種排名第一的“一剎那滅”。
“楚逸”凝神片刻,然後伸出右手的大拇指,淡淡道:“寂滅指!”
就見他大拇指輕輕觸碰那道金色法門,法門瞬間消散。“楚逸”走了進去,塔壁上已出現《大梵般若心經》》的第四卷經文。
“楚逸”盤膝而坐,目光快速從那些金色文字上一掃而過,然後微閉雙眼,進入禪定狀態。
山洞裡,楚逸睜開雙目,眼眸之中盡是自己的金身法相,頭頂上方金光乍現。若不是提前佈置陣法,這些金光必然穿透而出,直衝雲霄。
七級浮屠塔中,陰神“楚逸”緩緩起身,臉上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意,朝第四層走去。
可走到第四層的門口時,卻有一道金色法門攔住他的去路。
楚逸感受著進入元嬰境的那種無法言喻的妙感,沒有察覺到孟月半竟然憑藉那天地氣息絲絲變動找到了他所在的山洞。
孟月半盯著楚逸隱藏的山洞,臉上神色凝重,心有畏懼。有那麼一剎那,他突然感受到一絲毀滅之意。面對這股無形力量,他莫名心生絕望,唯有接受死亡。
“這小子難道破鏡了?可這破鏡的速度也太變態了,而且竟然沒有一絲天劫落下,太不合常理了!”孟月半心中疑惑道。
“寂滅指!好霸道的名字。”楚逸極為意外道。
他沒想到這次破境極為順利,而且破境的功勞要算在陰神“楚逸”的頭上。
若不是自己的陰神成功參悟出“法相”終極奧義,自己也無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參透《承天劍訣》第三層,更不會掌握如此霸道的佛宗神技“寂滅指”。
“兩把品秩極高的飛劍,還有那神秘異火,這小子身上一定是藏有很多隱秘。如果這次能夠將其斬殺,或許會有很大收穫。”孟月半心裡開始盤算起來。
富貴險中求!
這次冒著極大風險離開京都,總不能空手而回。而且,楚逸若是死在洛川境內,風險就越小,反正有越王李景佑替他背鍋,何樂不為!
要知道,修士從金丹進入元嬰,也絕非易事,最為重要關卡就是能否安全度過天劫。
但如果說楚逸破境進入元嬰,為何沒有元嬰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