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洵看了一眼身邊的老太監,老太監朝身後的小太監看了一眼,小太監心領神會急忙走出大殿。
不消片刻,一名禁軍便將一匹白馬牽到大殿門前。
賀知舟神情傲慢,右手指著白馬問道:“這是何物?”
楚逸看著那匹白馬,神情凝重,認真道:“是馬。”
賀知舟問道:“是什麼馬?”
楚逸如實道:“白馬。”
賀知舟繼續問道:“白馬是馬?”
楚逸愣住了,這個問題,似乎過於簡單。但就因為簡單,卻無法回單。
越是簡單,越接近真理。
楚逸深呼一口氣,選擇避開正面回答,反問道:“依先生之意,白馬非馬?”
賀知舟淡淡笑道:“白馬非馬!”
在場眾人聽的雲裡霧裡,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請先生賜教。”楚逸謙卑道。
賀知舟會心一笑,道:“白馬非馬。這‘馬’主要指性狀,而‘白’主要指毛色。白色的馬只不過是馬的一種,不可與眾多的馬、通常的馬等量齊觀。所以說,白馬非馬。”
楚逸沉思片刻,問道:“按照先生之言,馬都是有毛色的,有白有黑,那這些馬都不是馬?”
“它們是馬,但切確的說,它們是毛色為白、為黑的一種*馬。”
“那也就是說,白馬是馬,黑馬是馬,黃馬是馬,這與先生說白馬非馬豈不矛盾?”楚逸反問道。
賀知舟淡淡一笑道:“依大夫之論,等量相代。那麼,白馬是黃馬,黃馬就是黑馬,黑馬就是白馬。也就是說,白就是黃,黃就是黑,黑就是白,豈不是顛倒黑白?小楚院長,你能這樣說嗎?”
楚逸頓時啞然。一時間,不知如何開口應答。
一炷香已經燃燒大半枝,眼看比試時間就要結束,眾人都認為楚逸在這場辯論中將敗下陣來。
賀知舟的這個‘白馬非馬’之論,只有少數人能夠理解,大多數人都會被問的啞口無言,無言以對,甚至連其中的邏輯關係都理解不了,更談不上與之對論。
此時,楚逸意識到自己掉進了一個邏輯陷阱。
用現代哲學知識來說,這“白馬非馬”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學的東西。
馬是共性或者一般,白馬是個性貨個別。這個邏輯陷阱就是賀知舟透過一系列的模糊言語割裂了共性與個性的關係。
更切確的說,賀知舟以詭辯的方式將“馬”的外延與“白馬”內涵割裂開來,從而得出‘白馬非馬’這樣的論斷,卻又讓你無懈可擊。
此時的楚逸,陷入了絕境。他知道,如果不跳出賀知舟的邏輯陷阱,那麼這場比試,他必輸無疑。
但是,邏輯陷阱是虛的,很難找到一個具體有形的抓手而讓自己上岸。
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