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我真不是謫仙人 > 第二卷 慶陽行 第138章 善惡並行

第二卷 慶陽行 第138章 善惡並行 (第1/2頁)

關於人性善惡之論,楚逸在通篇閱讀《荀子.大略》之後,又閱讀荀子的其他著作,對其理論有了深刻理解。

在楚逸看來,自家先生老祖荀子是以“性本惡”為理論基石,即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慾望,若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執,因此主張人性本惡,須要由聖王及禮法的教化,來“化性起偽”使人格提高。

對於荀子的價值主張,實際上可以看做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性惡”,第二部分是“教化”,兩者缺一不可。

關於性惡,楚逸對其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

他從現世而來,從科學角度來說,人類起源於動物,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高階動物。

動物的原始本能就是生存。為了生存,便只有殺戮。也就是說,人心本源便是獸性。這才有了“人不為已天誅地滅”之說。

而後,有了禮義廉恥,有了思想教化,這才稱之為“人”,這才有了“惻隱之心”。

但這些都不過是一座樊籠,將人心本源籠罩其中,並沒有將其徹底消除。

有了樊籠,便有了底線,這才有了“善”。

但在極端情況下,人內心深處這座樊籠便會頃刻破碎,喪失底線,做出極端行徑,這也就有了“善惡只在一念之間”之言。

所以,這個世上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惡的。這是楚逸自己對人性是善是惡的理解。

“學生以為,人心可善可惡、可惡可善。善惡如同難兄難弟,糾纏一體,但看因緣,有的向善,有的向惡。所以,善惡俱有,好壞並存。”

荀真聽了這番話,內心觸動極大,良久沒有說話。

楚逸見自家先生不說話,心中也比較忐忑,畢竟這是第一次與先生正式探討非常深刻的知識。

自己的想法,對或不對,楚逸心中也沒把握。倘若與先生的想法相沖突,那是否要改變自己的想法,還是堅持己見,又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啊!

過了半晌,荀真緩緩開口道:“先祖主張人性是惡,即人生下來就自私、執著,帶著貪嗔痴而來人間為惡,怎麼能說是善呢”

隨即,話鋒一轉:“然聖人有云,人性本善,其根本便是‘仁義禮智信’。因為,人性若惡,又怎會有這‘五常’所在。所以,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楚逸靜靜聆聽,卻沒有接話。

荀真目光落在一片竹葉上,然後便站在那兒,一動不動,整個人似乎與天地融於一體。

楚逸驚訝發現,有那麼一瞬間,楚逸竟然覺得眼前空空如也,根本沒有自家先生的身影。

此時,荀真意識沿著光陰長河一步一步往前走,便走便說:“曾經遊學時,巧遇一位佛門高僧。當時因煩惱無法解除便向他請教。我問高僧‘願大師慈悲,教我一個解脫法門?’大師便問我,‘誰捆你了,你要解脫’。當時,我想了許久,回道‘無人捆我’。高僧便說,‘那你還求什麼解脫。’。從那一刻時,我便恍然大悟。”

“人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所以,人性之道,有兩條,一條是善道,一道是惡道,我們平常只要自問:我要往善路走,還是要往惡路走若往善路,依戒律規範身心,防非止惡,以道德來行事,秉持定慧般若,化俗向真;若要向惡道行進,則自私、執著、損人利己、侵人利益、犯人所有,惡貫滿盈,最終走到盡頭,失去生命的價值。”

“也就如你所言,善惡俱有,好壞並存。”

荀真說完這番話,望向楚逸,露出欣慰笑容。

這個問題他幾乎用大半生時間來追尋本源。不曾想自己的學生一語中的,這樣的悟性古之誰有?

楚逸忽然明白,自家先生為何在這個時候跟探尋人性之根本。因為先生希望他最終選擇善道,以造福蒼生為己任。而不是在諸多誘惑和仇恨之中迷失自己,誤入惡道。

“不過,世事複雜,許多時候讓你身不由己,逼你做出違心之舉,讓你擁有負罪之感。在你舉棋不定時,你要明白,所謂罪,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罪性就是心性,心裡有罪才是罪,心裡沒罪就不是罪。”

楚逸心中一暖,朝荀真一拜,恭敬道:“先生教誨,學生永記於心。”

荀真笑了笑道:“那你說,這世道,是善大,還是惡大?”

楚逸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盛世之時,善大;亂世之時,惡大。”

“為何?”

“生逢亂世,為了生存,喪失底線,便有‘惡從膽邊生’,噁心當道,走的便是惡道。太平盛世,禮法道德,如樊籠枷鎖,便有‘從善如流’,善心當道,走的便是善道。如是而已。”楚逸如實說道。

最新小說: 八道橫行 兩界:我以武道問長生 都市之國術無雙 冥王的黑月光又掉馬了 萬仙來朝 喚神雷!畫神符!小郡主震驚全帝都! 玄幻:重瞳融合輪迴眼,一招一個須佐真龍 仙界兇險:我苟在高武亂世顯聖! 我的師父強無敵 天榜 最狂瞎子:退後我要開始斬神了 另類修仙的我,氣哭百萬修士! 巫墟 御獸從旅行青蛙開始 玄幻:開局吃軟飯,出世即儒聖 星墟道心 我功德無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從斬妖除魔開始鎮壓諸天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陰陽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