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逸在碧玉坊一戰成名,名聲大噪。
就連深居簡出的老夫人都有所耳聞,心中大為歡喜,對楚逸抱有更多期望。
花園內,楚逸與老夫人坐在藤椅上閒聊起來。
老夫人道:“逸兒,你也滿十六了,你有什麼想法?”
楚逸一愣,暗道老夫人是想給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了。
這個問題,他有想過。讓他帶兵打仗吧,似乎沒那能力;讓他考科舉當公務員,又不感興趣。唯一感興趣的是經商賺錢。
楚逸沉吟片刻,如實道:“不瞞奶奶,孫兒已經想好了。我想經商!”
老夫人頗感意外,但更多的是失落。
老太太雖身居洛川,但對京都局勢也還是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如今,南唐境內太平,邊境安穩,朝堂權力轉移到宰相和六部尚書等一大批文官手中,重文輕武越來越嚴重。
楚家武將出身,已過三代。倘若不是楚劍鋒早期積累厚厚軍功,楚家早就被邊緣化。
所以,楚家未來命運取決於後人在文官之道上能走多遠,能走多高?
但最讓人無奈的是,南唐文官選拔極為苛刻,除了要參加縣、州考試,還得參加禮部大考,考試及第者並不能馬上擔任官職,而是要透過吏部考試才能正式授官。
而吏部考試有四關:“身、言、書、判”。
“身”為容貌儀表,講究“體貌豐偉”;“言”是指口才談吐,講究“詞論辯證”;“書”是書法,講究的是“楷法遒美”;“判”是公文判例,講究的是“明辨是非”。
所以,能夠透過這條路當上文官的,那都是出來拔草,鳳毛麟角。
楚家尚武,至今未有楚家子弟進入京都崇文館。
南唐禁止文官與武將交往。
違令者,按謀逆之罪論處。所以,楚劍鋒與朝堂那些尚書、侍郎大人都沒有什麼交往過密。
對於這點,老太太頗有不滿,但又無可奈何。
所以,老太太在得知楚逸在碧玉坊的表現,心裡特別高興,心想著只要醫治好腿疾問題,立刻打通關係將他送到京都崇文館。
只要經過崇文館考核,便可直接參加明年春闈。屆時,再透過楚家多年經營關係,助其透過禮部和吏部大考,便真正進入文官之流。
屆時,楚家一文一武,一朝堂一邊疆。兄弟倆齊心協力,必然讓楚家再續輝煌。
“逸兒,你為何想要經商?”
楚逸笑了笑,道:“奶奶。這經商之事,孫兒也考慮許久。一來我身有殘疾,雖然可借爹的勢步仕途,但畢竟少了一處優勢,上升空間不大;二來爹如今雖如日中天,可伴君如伴虎,說不定哪天咱們楚家遭難,也算是留個退路。”
老夫人沉思片刻,暗道自己孫兒說的不無道理,點頭道:“你說的不無道理。不過,是入仕還是經商,還得聽你爹的。”
提及自己老爹楚劍鋒,楚逸雖有印象,但還沒真正見過。就不知道真正面對這個南唐忠勇侯時,會是什麼樣情形?
楚逸笑道:“奶奶,在老爹回來前,孫兒想先從賬房支一千兩銀子。先做些小買賣,練練手。”
老夫人看了他一眼道:“借錢可以,不過咱們說好了。如果你把這一千兩給賠了,經商之事以後不許再提。”
楚逸自通道:“奶奶,要是我賺到錢了,倘若爹不答應,您老可得幫我說說啊。”
老夫人沉聲道:“先看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還有,你即要做生意,不得讓人知曉你的真實身份。”
楚逸明白她的意思,道:“奶奶放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