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揮手,周蘭上前接過這張紙,低著頭不去看它,呈給項羽。
此時隨著項羽拿起這榜文觀看,大螢幕上也同步出現二十個大字:人心皆背楚,天意屬炎劉。劍光生烈焰,要斬項王頭!
項羽看罷大怒,拍案而起,怒喝道:“點兵,隨我出征!”
周蘭大急,上前一步拉住項羽,勸道:“大王息怒,這乃是韓信的激將之法,誘兵之計,大王切莫一時衝動,中了計策啊!”
項羽遲疑,轉身看向李左車。
李左車趕緊彎下腰,說道:“韓信狂妄,以為此舉能嚇退大王,不料大王卻絲毫不懼。大王欲保留實力,卻也不能閉關不出,愚料想韓信絕無耗盡糧草,坐以待斃之可能,見大王閉關不戰定然轉襲彭城。若彭城失,則大王猶如無根之浮萍;若主動出擊,勝則挫其銳氣,揚我軍威;敗則可退守彭城,以待捲土重來。此乃進退兩全之策。奈何愚初來乍到,不敢多言,還望大王親自定奪。”
項羽滿意點頭,說道:“甚好,傳孤王令,全軍出擊,直取韓信!”周蘭等將還欲再勸,最終卻定格於此。
隨著燈光黯淡下去,場下開始微微騷動起來,因為稍有了解的便知道,接下來的一幕定然有虞姬出場,他們非常期待這個家喻戶曉的虞美人究竟是何人所演,究竟有沒有史書上描寫的風韻!
燈光再次亮起,舞臺上剩下一條案几,一個酒壺,一盞酒杯,一點燭火。案几旁另有一盔甲架。
項羽緩緩上場,眉宇間憂色凝重,隱隱有些許怒氣。
而這時候,臺下一片譁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舞臺的另一端,楚梓墨扮演的虞姬終於粉墨登場!
只見她身穿明黃色鑲白邊曲裾,腰繫一塊巴掌大小的方形玉佩,她的長髮挽起一個簡單的垂雲髻,清冷絕美的面容讓人生不出一絲褻瀆之意,整個人少了幾分虞姬該有的柔美婉轉,多了幾分不認識人間煙火的出塵高雅。
臺下騷動不停,接二連三的歡呼聲口號聲幾乎要把操場邊的教學樓掀翻,就連臺上的蘇晗都看得一陣失神。
楚梓墨剛說了兩個字,卻被臺下的聲音蓋了過去,她秀眉微蹙,暗道這樣下去可演不了了。她用手做綰髮動作,以此掩住麥克風,同時氣運丹田,說道:“大王為何事煩憂?”她沒有藉助麥克風,但這聲音卻遠遠擴散開去,聽起來輕柔無比,但就像是響在耳邊一樣,臺下的嘈雜頓時減了不少,一道道灼熱的目光射到舞臺之上。
臺上的蘇晗和後臺的演員們都鬆了一口氣,幸好還能演下去。
蘇晗趕緊調整情緒,怒道:“劉邦小人,以榜文敗壞孤王威名,聯合各路諸侯企圖討伐孤王,真是豈有此理!明日孤王定要親自將之擊破!”虞姬一邊替項羽脫下鎧甲,一邊柔聲說道:“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用兵之道,切莫意氣用事。劉邦兵精糧足,韓信詭計多端,大王若是草率出兵,恐怕是禍非福啊!”
項羽坐在案几之後,說道:“妃子所言極是,但孤王受此大辱,若遲遲不肯出兵,豈不遭天下人恥笑?”
虞姬坐在他身邊,繼續勸道:“大丈夫當能屈能伸,何懼他人恥笑?況李左車底細尚未摸清,此人伶牙俐齒,巧舌如簧,大王不可不防!”
可項羽攻心以定,並非虞姬三言兩語就可勸動的。他擺了擺手,有些不耐煩地道:“孤王起事以來未逢敗績,此番伐劉,定然不破不歸,妃子不必再勸,明日出兵,妃子與孤同往,且看孤王如何破敵!”
虞姬見項羽心意已決,也不敢再逆他的意,只得替他斟酒,隨著燈光暗下,兩人對飲一杯。
次日,項羽大點兵,不料戰旗折斷,周蘭勸道:“未徵旗先折,恐為不祥之兆。”虞姬也說道:“大王還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