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5年,能選擇與他心中標準答案吻合,或接近吻合的,在許多領導人心中,可能都是思想略有些激進叛逆的壞孩子。在李默心中,他們也是孩子,但李默也不解釋。
“郝立克,你去通知他們,讓他們準備好詳細的資料,明天上午來金寧飯店見我。”
這幾百名學生正翹以盼著。
之前有兩種方式出國,第一種是公費出國,但名額能有多少?
第二種是自己掏腰包出國,即便是有錢人家,這時候手中能有多少錢,他們家的孩子出國經費也很緊張,甚至逼得這些孩子在美國一邊上學一邊打工掙學費與生活費。
郝立克打了計程車,到幾個高校將錄取名單張貼出來,又通知了這十二個學生,餘下的學生明知道名額很緊張,可看到自己落選了,仍萬分失望。
李默帶著郝立克到樂家吃了一頓晚飯。
第二天接見了十二位大學生,一共有八位男生,四位女生。
他們來到房間,郝立克都認識的,不過房間裡還多了一個少年,兩個小姑娘,有的人眼睛亮了。
能將李默這六道古怪的題目答出來,智商一般都不會差,李默站了起來說:“我就是李默。”
“哇,”四個女生欣喜的大叫起來。
總設計師一句話,下面的人不敢查了,各個報紙也不敢報道。
可楊子晚報已經捅了出去,看到這些新聞的人仍議論了許久,包括這些高校的一些大學生。
媒體不報道了,這很不正常。有的人也開始亂猜測了,難道李默不是農民的孩子,而是某一個高官的兒子?
結果幾座高校裡私下的議論反而變得更多。
這次郝立克打著李默的旗號,說是資助十名大學生去美國留學,未來想將他們培養成一名合格的ceo,又有許多大學生開始議論起李默。
李默指了指床:“房間小,你們就著床坐下。”
隨著翻看他們帶來的簡歷。
八名是蘇省人,各個大學都是這樣,本省市的學生擇優錄取,往往本地的與外地的錄取分數線能相差一百多分,當然,各個學校本地區的學生份額也變得多起來。
蘇省晚省的,無所謂。
李默先看著他們的簡歷,周國慶,國慶節生的,所以取了這個名字,父母是一個小領導。胡用儀,女,父母是工人。趙四年,父母是農民。黃泰任,父母也是小領導,小小領導,單位的車間主任。因為是李默要求,這些必須得寫上。但這十幾個學生也沒有其他想法,因為現在出國本身就需要政審……李默不是政審,而是認為不同的出身,往往會有不同的人生觀。現在無所謂,可能將來任用時需要留一下心。
陳元麗,女,父母是工人。錢季霞,女,父母又是工人。季辰昌,父親是領導,母親是工人。
透過這個比例,可見這時代,農民的孩子考大學有多難。
另外多是領導的孩子,這樣的家庭出身,才能使孩子見識上更長遠一點。
但大的領導沒有,也許人家早不屑爭搶這個名額了。
晚省的一個,王偉國,父母同樣是工人家庭。折省的一個,彭九甜,女,母親是小領導。幹省的一個,孫紅旗,父母又是小領導。還有一個是中原省的,李永寧,父親是工人,母親是農民,進城了,戶口未轉上去。
李默放下他們手中的簡歷,說:“我先說一下美國的大學,在你們心中,可能最好的大學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確實,這些大學是很好,但我沒有能力將你們弄進去。”
十二個學生呵呵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