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在等……去年李默母親回去,李默小妹很想家,班上各個同學,她又不認識,很不習慣。但沒有多久就好了,她所在的小學離李家新家不遠,大雜院裡還有幾個孩子在裡面讀書,其中還有一個與她同班。
關鍵李默對她管教不嚴格。
非是不嚴格,小妹眼裡的嚴格與平常人的嚴格不一樣,她與前世的李默一樣,以為嚴格就是板條炒肉絲。實際李默也管的,比如有時候小妹玩瘋了,他也說一說,但絕對不會下手打。
不打了,就是不嚴格。
李默時不時地給她零花錢用,女孩子得富養,這個富養包括兩個含義,第一個儘量讓她物質生活豐富一點,將來不會為一點錢吃人家的虧。第二個儘量開闊她的眼界,以後才不會上當受騙。但在中國許多農村恰反過來了,女孩子在窮養,男孩子卻在富養。
李默想法不是這個想法,小妹是什麼性格,他太清楚不過,哪裡會吃人家的虧。只是他不在乎這點錢,何必讓一大家人繼續過著以前煎熬的生活?
不久,小妹便感到城市同樣有廣闊的天地,李默也抽空對她進行一些輔導,學習成績迅提高了許多。
拿到錄取通知書後,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五口人回到老家。
李默便對父母說了一件事。
戶口本確實是一個問題,但可以繞過去。李默繼續送給學校一些禮物,小妹仍可以“旁聽生”的名義在學校上學。
他出錢建設了南崗小學,硬體是不錯,可是軟體一直跟不上來。儘管呂校長他們對李默很好,兩世為人,他都領了這幾個老師的教誨之情。但說實話,南崗小學幾個老師教育水平有點差。
到了小考前,再讓小妹回來,在南崗小學小考。
李默以後上了大學,也可以繼續用這種方法。
大學還有幾年,但魔都幾所大學,對李默來說,難度並不大。
魔都離曹鎮也不算太遠,四百幾十公里路,而且到了那時候,他手中的財富早就膨脹上去,那時候許多人的思想觀念在生轉變,不是向前看,而是“前錢看”。
到時候自己隨便灑一點錢,各個學校就會熱烈歡迎小妹的到來,說不定連學籍問都解決了。
李默還有一個私心,妹妹弟弟來了,必然讓奶奶過來照顧,奶奶也能過上舒適的日子。
但是讓李默失望,父母親沒有同意。
李默老爸還說了一句:“為什麼你在南崗小學能有好成績?”
那能一樣嗎?
李默都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其實最大的難題不是戶口本,而是父親。父親不願意在城市裡閒著,父親回老家,母親必然跟著回老家。
母親又捨不得兩個弟弟,兩個弟弟在家裡,父母還要做一點農活,奶奶就不能走了。奶奶不能走,李默哪裡有時間照顧小妹,小妹也就不能去巢市讀書。
“也行,”李默過了好一會才說。
小妹不甘心地看著大哥,李默向父親哪邊努了努嘴。你怕,我也怕啊。
李默回到了巢市,新的學期開始。
有許多同學不見了……不是不見了,分配到其他班上去了,有兩個同學甚至轉到了其他中學。
餘下同學心中感傷的沒幾個,多是心中慼慼,但學校要的就是這種緊張而殘酷的氣氛……
其實他們還好,其他學校更慘,在84年,晚省中考錄取率頂多在三分之一,放在李默家家鄉的鄉中學,錄取率不會高出百分之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