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編劇獎與三部電影無關了,它們都是有的,只是李默將其電影版權買了下來,李默寫大綱,再由各電影公司派人寫詳細的劇本,然後拍成電影的,獲獎者是《阿瓦隆》。
《與狼共舞》拿下了最佳音效獎。
第三大提名大戶《迪克·特雷西》(又名至尊神探)獲得了最佳藝術指導(道具佈景)獎。
繼續介紹提名的最佳影片,其實這裡也改了,原來準備在這裡頒佈最佳外語片的,考慮到李默導演的電影也入了圍,組委會的人將它也挪到了後面。
又給茂娜·羅埃頒發了榮譽獎。
《迪克·特雷西》又拿下了化妝獎,不過這個劇組的人同樣不開心,這些都是小獎,雖拿了比不拿好,但影響力不大。
《與狼共舞》拿下了最佳攝影獎。
《衣食住行》拿下了最佳動畫短片獎,02年後奧斯卡又設立了一個動畫長片獎。
又一個重量級獎項出來了,果如李默所料,安東尼·霍普金斯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獎。
這個唐尼再爭不管用的,可以說,正是安東尼,才成就了《沉默的羔羊》,否則不要爭獎項與高票房了,可能還不如李默大改後的《驚情四百年》。
《與狼共舞》拿下了最佳剪輯獎,但獲獎的有兩人,一是派拉蒙的剪輯師尼爾·特拉維斯,一是李默。但李默不居功,主動將他的名字放在了後面。
尼爾·特拉維斯上臺後也自覺,表示自己功勞沒有李默大,應當是李默上來領獎。
李默就坐在前面,他說:“無妨,我是業餘選手,你是職業選手,所以你不用謙虛哪。”
原創歌曲被《迪克·特雷西》拿下。
《與狼共舞》又拿下了最佳攝影。
邁克爾·道格拉斯按照慣例對前一世去世的各電影人表示了靦懷紀念。
麥當娜表演“Sooner or Later”(《迪克·特雷西》插曲)
到了這時候,頒獎典禮基本到了尾聲。
接下來《與狼共舞》又拿下了最佳改編劇本獎,兩個人獲獎,邁克爾·布雷克與李默,但李默還是主動將他名字放在後面一位。
這才到了最佳外語片獎。
大螢幕放出五部電影的片花,瑞士的《希望之旅》,法國的《大鼻子情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其他四項提名獎,是提名的第四個大戶,但也是今天晚上最悲催的電影,五項提名,一項都沒有獲獎,還有德國的《我不是壞女孩》,義大利的《放開心胸》,以及李默的《鐵道員》。
但李默不知道的是,若是沒有他這部《鐵道員》,老謀子的《菊豆》則獲得了這項提名。
《鐵道員》的片花也是這部電影最感人的鏡頭,父女在雪中相擁的場景。
電影上映後,看到反響不錯,李默沒心沒肝的就沒有再注意它了。
可它確實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當然,作為一部文藝片,還是一部純東方的文藝片,休想能取得高票房了,若不是有李默這個賣點,說不定都沒有多少觀眾走到電影院去觀看,但是美國主流媒體多給予了比較高的評價,說它雖然充滿了東方人的內斂含蓄,不過其鐵漢柔情,還是讓人深深感動。
達斯汀·霍夫曼拆開信封,念出名字:“《鐵道員》,李,你是今天晚上最大的贏家。”
一剎那間,李默想了很多。
確實,他今天晚上是最大的贏家,《沉默的羔羊》拿下了三個重量級的大獎,《與狼共舞》也拿下了五項獎,《驚情四百年》同樣拿下了兩個獎,但這兩個獎是讓他最自豪的地方,因為前世《驚情四百年》一項獎也沒有拿到,甚至在他記憶裡連一個提名都沒有。雖然是兩個小獎,也是他修改之功。
還有這個最佳外語片,若是沒有意外,最佳電影也在囊中,等於與他有關係的,一共拿下了十二個獎項,並且四個大獎全部拿下來了。
不要以為很公平,實際作為電影市場,美國人很排外的,罕有外國電影能在北美市場取得不錯的成績。不相信,若是自己導演《阿甘正傳》,並且再掛上一家中國製片公司,即便是自己,恐怕迎來的不是讚揚,而是種種嘲諷。
眼下就有一個證明,獲得五項提名的法國電影《大鼻子情聖》,口碑好,場面大,動用了五千個演員用之拍攝,僅服裝就動用了兩千套。在李默的影響下,《驚情四百年》場面也大,動用的服裝也不少,但只有人家的一半之數,只能說驚情四百年多了不少特效鏡頭。它在歐洲獲獎無數,然而在這一屆什麼獎都沒有獲得。李默不知道的是,它在前世也獲獎的,一個份量很輕的服裝獎,也就這樣了。
它的票房也能看出來,在法國它的觀影人數是近五百萬次,相當於十個法國人就有一個法國人走到電影院看過這部電影。
但在北美只賣了五百八十萬美元的票房。
固然有發行方的一些責任,也能看出來北美市場是如何的排外。
李默兩部電影票房算是好的,但不是觀眾完全接收他的電影,一是他在北美的名氣,二是幾大電影公司為了巴結,全部力捧之故,若不是這兩條,可能票房得除以十,除以二十。
在觀眾眼裡,可能這一屆評委十分公正,但看似公平,實際等於是這些評委屈服了……難怪組委會刻意派人請自己,還說必須要來。
為什麼?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凡事總有一個原因。
這個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