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情四百年》劇組的人有些期盼,有些忐忑不安。
實際上去年幾部片子,它的影響也不小。
原來電影裡,哪座古堡是陰森醜陋粗糙的。有可能是經費緊張,有可能導演有意地渲染一些陰森的氣氛。顯然效果不大好,不但不能滿足觀眾的視覺享受,也弱化了結尾所帶來的衝擊,至少李預設為主角死了是好事,世間少了一個禍害。
邏輯上也說不通,作為一個出身不凡,有錢又活了幾百年的老怪物,難道一點不注重生活享受?
於是李默做了一些修改,因為主角是吸血鬼,不想引起外界的注意,古堡外面的裝璜一般般,但也不像原來電影那麼破破爛爛,古堡裡面卻是很奢華。
也有一些陰森的場面,不過總體是以奢華與哀傷為主流格調,又減少了一些主角兇戾與牢房裡吃蟲子的噁心場面,讓觀眾減輕對主角的反感,格調也一致,所以電影放到最後,許多觀眾又再次淚奔。
有人直接說,它不能算是一部恐怖片,更不是一部血腥的吸血鬼片,而是一部地道的魔幻愛情大片,其藝術價值不比《人鬼情未了》遑讓多少。
兩個主角,彼特與德普的未婚妻薇諾娜·瑞德一夕成名,成為諸多廣告商與好萊塢追捧的物件。
不過在這個獎項上,它有一個強大的對手,那就是法國大片《大鼻子情聖》。
安奈特·貝南拆開信封,大聲說道:“《驚情四百年》。”
《驚情四百年》劇組的人一起站起來歡呼。
但哥倫比亞與《驚情四百年》劇組心中也有數,雖然它反響大,然而其題材正好是這些學院派評委最不歡迎的一種,今天雖然派人來了,心中早就做好了陪太子讀書的準備。
雖然是一個小獎,那也是意外之喜。
盧克·馬爾基激動地走了上去,捧起了小金人,說:“一年多前,老闆打電話給我,說,你的祖先是一個英國紳士,因為破產,才流落到美國。但我想,你的血液裡一定還繼續流淌著貴族的奢華、優雅,恰巧奢華與優雅便是這部電影服裝設計的基調。”
大家能理解他話中的意思,故事發生的時空,正是西方列強擄掠全世界殖民地財富,以及工業革命的時間段,許多西方貴族比較有錢,著重享受,因此在那個時代裡,歐洲服裝設計也開始脫變,許多服裝在後來人眼中看來,依然是很美麗高雅的,以至許多設計師不斷地從那個時代服裝中尋找靈感,時尚界則稱它為復古風。
當然,沒有人會深想,這段繁榮奢華的歷史背後,所飽含的血腥。
前面說得還正常,接下來,盧克·馬爾基語無倫次了。
“感謝老闆,他有一雙洞察心靈的眼睛,他有著大海般的智慧,他是我的偶像……”
李默鬱悶地抱著腦袋低下頭去。
許多觀眾看到這裡,都感到好笑。
不過也有一些人知道真相,不僅李默給了馬爾基這個機會,也指導了其設計的基調,之所以李默讓馬爾基與宜麗內部許多設計師崇拜,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李默所畫的,鎖在宜麗他辦公室那個大保箱裡的各種服裝草圖。即便宜麗現在擴大了,還是有一半多設計的服裝,是來自李默這些草圖的靈感。
但天才嗎,肯定與別人不一樣了。
只是一會,貝南咳嗽起來。
從第一屆開始,每位獲獎者都會致謝辭。但在一九四二年,因《米尼佛夫人》而獲最佳女主角獎的葛麗爾·嘉遜,由於激動,竟說了長達一小時的感謝之類的話,她說爽快了,大家一起讓她說慫了。
後來將致謝答辭限制在兩三分鐘,自電視直播後,答辭的時間更短,連一分鐘都不到。
馬爾基滔滔不絕說完了對李默的仰慕之情,又感謝同僚們的幫助,早過了一分鐘。
因此讓貝南直接請了下去。
馬爾基有些急,說:“我還沒有感謝我的家人呢。”
大夥看著他的夯樣,全場大樂。
李默繼續捂臉。
但他忽視想到了一個問題。
與上屆相比,這屆明顯頒獎順序做了很大的調整。
這也正常,奧斯卡獎頒獎順序時常做著調整,與後來的頒獎儀式也截然不同。
不過將服裝獎放在前面,是不是有其他的含義?
比如為了收視率,據李默聽到的訊息,因為去年《人鬼情未了》幾個提名獎全部落選,導致許多觀眾不滿,有人提出,拒絕收看這屆奧斯卡獎。
奧斯卡頒獎儀式,最早是45年ABC出資十萬美元,進行全國廣播直播,52年又被NEC用高價格拿下,實施電視直播。60年又被ABC重新拿回,70年又讓NBC拿下,自74年後重新回到ABC手中。實施電視直播後,價格漲到了一百萬美元,現在價格越漲越高了。
ABC出了高價格,無疑會追求收視率,會對奧斯卡評委會進行一些施壓。人鬼情未了獲得了服裝獎,但服裝師是來自宜麗公司的,則代表著這些奧斯卡不會有任何歧視性行為。
他在胡思亂想,頒獎繼續,接下來是最佳原創配樂獎,《與狼共舞》殺出了重圍……總之,像這種大背景,大時代,正能量的主題大片,一般都是學院派評委的最愛。
《與狼共舞》場面大,主題也大,配樂同樣磅礴大氣,它最終獲勝,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約翰.巴里上去領獎,但鏡頭再次對準了李默,眼下頒出三個獎,可多少都與李默有著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