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也是今天對話的第二個重心。
四十來天前,多種部隊發起了海灣戰爭。
眾所周之,在八十年代,中國賣給了兩伊許多武器,僅是伊拉克,就賣給他們3000多輛的59、69式坦克和63式裝甲輸送車,還有800多輛由63式裝甲車,以及基於63式改造的戰場救護車、指揮車和觀察車,合在一起,達到了四千多輛。
這份武器清單很長,如仿製AT3式導彈的紅箭73式反坦克導彈、仿製蘇聯冥河式反艦導彈的海鷹2式反艦導彈,以及可掛載在轟6式轟炸機下的C801式機載反艦導彈等制導武器,等等,僅是導彈,西方估計,合在一起就達到了兩千多枚。
餘下的還有七百多門107毫米火箭炮,大量火箭彈,15萬枝56式自動步槍,等,交易金額前後計達四十多億美元。這可是八十年代的四十多億美元,伊朗沙特的還不算,不然也不能稱之為挽救了中國軍工。
為了獲得更多的訂單,當時中國可以說除了兩彈外,餘下能拿得出手的武器,全部出現在中東戰場上。
然而隨著多國部隊降臨到海灣上空,這些武器幾乎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可能有戰術上的因素,比如伊拉克失去了制空權,但從技術因素去考慮,兩邊確實相差太大了。
甚至有悲觀的能產生這樣的想法,抗美援朝戰爭,中國軍隊雖然用的是小米加步槍,但還能打到美國軍隊,現在中國軍火技術略略進步,然而打都打不到人家了。
後來有人改說,海灣戰爭結束後,中國派專家瞭解情況,竟然發現伊拉克戰場上許多69坦克沒有壞,不少坦克裡面油彈齊全,完好無損,主要是伊拉克軍人棄車而去的。
戰後多國部隊用這些坦克當靶子打,69坦克名聲就是這樣敗壞的,讓許多中國專家看了落淚。
但真正的真相是,多國聯軍進行了一個多月的狂轟爛炸,然後發起地面戰爭,也就是昨天發生的事,幾十個小時後,伊拉克軍隊開始崩潰,蜂擁到了科威特的6號公路上,向伊拉克逃亡。
大量失去指揮的伊拉克士兵與坦克裝甲戰車和輪式車輛迅速將6號公路堵得水洩不通。接著多國聯軍的空軍全力出擊,無數的子母彈、高爆炸彈、燃燒彈和航炮炮彈傾瀉在了伊拉克軍隊的頭上。整條公路變成了地獄般的景象。伊拉克軍隊的裝備殘骸竟然鋪滿了整條公路,延綿40公里!成堆的坦克、卡車的殘骸透過媒體,震驚了當時的全球觀眾。
這種情況下,讓伊拉克軍隊如何用中國坦克反擊?話能這麼說,也能那麼說,但前面說法也太扯蛋了。
是役,伊拉克五千餘輛坦克、裝甲戰車與卡車全部被徹底催毀,其中就包括兩千餘輛中國造坦克。
戰後,中國派專家去觀察,是有一個專家哭了。
但不是為戰爭的悲慘與伊拉克軍隊的遭遇而哭的,十來年後的伊拉克還值得同情,但今年的伊拉克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為他們痛哭。
也不是為69坦克的遭遇而痛哭的。
哭的原因是因為這場可怕的戰爭模式完全超出了中國軍方的認知,要知道,現在的伊拉克除了購買了大量中式武器外,還購買了許多更先進的蘇式武器,僅從裝備上說,中國軍隊還遠遠落後於伊拉克軍隊呢。如果這樣的戰爭降臨到中國頭上,中國軍隊如何去打?都想不出解決辦法了。
也因為如此,才讓上面幾個老人徹底清醒過來,才有了後來的追趕。但在眼下,軍方各個大佬的腦海裡除了悲觀,還是悲觀,否則也不會有了韜光養晦的說法。
所以公正地說,五六以後,錯誤不算小,不僅是五八災害,文、革。
理想化、自由化,對中國傷害最大的乃是科技,雖是有了兩彈一星,但整體科技不是在進步,而是在大幅度後退。
剛才李默回答提問時,也說了三維軍事的重要性,若只有陸軍,還是與伊拉克一樣。但何謂三維軍事,不僅要有空軍、海軍,還得有衛星技術,包括衛星導航技術,未來的網路技術。
但也用不著那麼悲觀。
這場戰爭同樣讓美國感到他們的不足之處。
首先一條,這種立體三維化打擊最適合的地形乃是平原地帶,恰恰伊拉克與科威特多是平原地帶,若是將它放在伊朗境內,效果則不會這麼顯著。所以後來美國一直對伊朗保持著隱忍態度,當然,美國是能打敗伊朗,可付出的代價將是數倍,數十倍!
若是放在中國,中國地形更復雜,除了東部幾大平原地帶,餘下的就是比伊朗還在複雜的山區、高原地形,中國讓這場戰爭弄怕了,同樣的,美國也因此,反而更加不敢對中國用兵了。
其次這種戰爭固然打得爽了,但軍費耗資更大,僅是四十幾天的戰爭,多國聯軍軍費就達到了一千億美元,若是將後續的費用加上去,還要乘以二,至於美國的,得乘以三。
這是對付伊拉克的,若是對付中國,以中國的體量與地形,即便將中國打敗,那不是一千億美元,可能是十萬億美元,美國根本就打不起。
不要中國,就如後來的阿富汗,美國也灰溜溜地撤軍了。
或者說人家為的是佔領,若不佔領,只是破壞呢。
對阿富汗破壞行,但對中國破壞,不佔領不將中國完全擊敗,會有什麼樣的後果,都打成那樣了,有核武器還不用?
所以經過這場戰爭後,美國反而不敢對中國用兵,包括後來的俄羅斯。俄羅斯地形沒有中國複雜,可人家大啊,面積大了,就有了足夠的戰略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