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接下來的對話,真不能讓他知道,特別是這些風險投資,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默將老邵帶到樓上,坐下後,李默說:“六叔,我先說我的投資,以前的投資不算,只說黑色星期一過後,我的投資。有兩筆投資,一是宜寶的投資,股份已經確定好了。又不需要外部資金融資,已經無法變更。”
還有一個方法,李默將自己的股份拿出來轉上給老邵,老邵好意思要嗎?好意思要,李默也不會這麼做,傻不成。
“此外,就是日本股市的投資,去年危機結束後,我的資金陸續進入日本股市,那時日本股市指數跌到兩萬一千幾百點,有兩支股票跌破到幾乎與我86年元月進入日本時的價格。即便過年時,哪些購買宜麗鑽石卡的股東資金進入日本股市時,日本指數也不過兩萬三千點左右。但現在呢,已經漲到了兩萬八千多點。關鍵這是指數,房地產的股票漲得更厲害。”
廣場協議後日本指數漲了三倍多,但不是所有股票都漲了三倍多,有的股票漲幅也不大,以產業類劃分的話,漲幅最大的就是房地產股,有的能漲到十幾倍二十幾倍,一下子將大盤拉動了。
李默繼續說道:“並且六叔,聽過老虎基金的市盈率論嗎?”
“老虎基金知道的,市盈率論我不清楚。”
“就是看市盈率,從而決定能不能持有某一種股票。雖然不能說絕對正確,但也不能不考慮市盈率,一般在十倍到二十倍之間是正常的。可現在日本股票市場市盈率達到了多少,平均達到了近50倍。你認為這種股市還能否正常持繼續下去?”
但沒有多少日本人認為不好,相反的,他們認為這是日本經濟超級繁榮的象徵,什麼事也不要做,只要將錢往股市裡放一放,一年下來,就能翻上一番,甚至翻上好幾番,於是一個個紙面財富迅速膨脹起來,許多人爭相購買新車、高爾夫會員證與名牌產品,包括宜麗都或多或少沾了一些光。接著便是房產,整個日本變成了一個超級大工地,比起後來的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另外就是對海外投資的火爆,86年對外投資還只有兩百多億美元,到了89年接近了七百億。並且超過500億日元的案例就達到了二十一起,這是八幾年的美元與日元,放在10年後,最少得乘以四,乘以五。
這個大泡沫,就是沒有人看得到,以至到了明年年底,整個股市市盈率虛高到了70.6倍。好吧,就不算通貨膨脹所帶來的貨幣貶值,也不算利息,也全是上市公司,試問哪一個國家上市公司平均壽命達到了七十多年?
人家可不是這樣想,今年是七十多年,明年公司效益翻一番,豈不是變成了三十五年,後年公司效益再翻一稅,豈不是變成了十七八年……
“日本股市要出大事了。”
“必然了,不過六叔,這切莫外出。”
“李默,你小看了我。”
“呵呵,六叔,此外呢,老虎基金與其他幾個基金同樣對日本股市虎視眈眈,又打上我的資金主意,我與他們談了一會,不歡而散。”
“李默,你要小心。”
“怕什麼,這是幾萬億美元的盤面,我為什麼非得與他們強行衝突。但日本股市這塊,現在進入絕對不划算了,也麻煩。有一個地方,不需要這麼麻煩,就看你的能力。”
“灣灣?”
“正是灣灣。”
這也是一段李默比較清楚的歷史。先說政治,才開始李登輝上位時很老實的,主要一干對統一支援的老兵們,還繼續掌控著灣灣的軍政大權,他不敢輕舉妄動。正好千島湖慘案發生,加上折省的領導處理不夠慎重,遮遮掩掩的,終於讓李登輝找到了藉口。
李默那個小本子上還刻意記了這件慘案,具體日期李默記不得了,只知道是94年三月,他還在心裡面琢磨,如何解決。沒有這件慘案,看你如何找到藉口,或者說你用什麼辦法揭開你的真面目。
但從今年起,李登輝開始更民煮……實際是漸漸將灣灣往民粹道路上帶。
另外,對外資更開放。
總的來說,對外資還是有些監控的,李默也不想驚動灣灣,因為他還打算謀劃著另一件事。這個晶片是讓他頭痛了。
至於這段股市的歷史,李默記得更是很清楚,甚至月份都能記得住。
灣灣因為經濟發展速度快,1985年7月臺灣股市從600多點啟動到1987年10月到達4600多點。受去年美國股災影響,臺灣股市狂跌了近3個月,一直跌到2300多點。
灣灣第一次股災爆發時,小蔣還在,監控嚴,特別是股票期貨,也就是做空與做多,李默根本不敢進入灣灣。賺了錢……也未必能帶出來。
過年後灣灣股票又大幅度上漲,迅速從兩千多點漲到現在的四千多點。還會繼續漲,一直漲到九月初的8870點。若是一倍淨收,李默是不會建議的。
還沒有完,隨後灣灣察覺不對,迅速啟動資本利得稅,在股票上賺的錢也要納稅,用此來節制股市的瘋狂。於是在十九天內,灣灣股市下跌到四千多點,迅速被腰斬。
若是就此陸續推出一些良策,還能得到一個比較健康的股市,關鍵是李登輝,非是小蔣,他一是放開了對外資的限制,二是灣灣對美國也有大量的貿易順差,於是美國以灣灣操縱匯率為由,威脅使用其“綜合貿易法案第301條款”,逼迫臺當局放寬匯率管制,讓新臺幣升值,以減少對美貿易順差。小蔣在位時,肯定不會屈服的,即便屈服也有限,可是李登輝本來心中就有鬼,於是實施緩慢升值政策。
兩條綜合起來,大量熱錢也湧了進來,灣灣本身容量就很小,其結果就是資產價格的飆升,土地和房地產價格在短時間內翻了兩番,更不用說是股市了。結果股市又再次火熱,導致全島百姓炒票,僅是開戶數就達到了500萬戶,想一想灣灣總共有多少戶人家?
明年上半年指數快速收復失地,到六月創9000點新高,並在隨後的幾天內如期突破萬點。1990年1月,股市開始了最後的瘋狂,創出了12495點的歷史新高。漲不動了,後年二月股災也隨之降臨,迅速由12682點狂瀉到2485點。李默不可能記得具體的指數,但知道後年元月會漲到一萬兩千多點。
也就是理論上,邵逸夫若是聽從李默的話,現在投資一億美元進入灣灣股市,不要做空做多,九月初及時地將股票拋售掉,繼續將資金滯留在灣灣,九月底抄底吸納,後年元月丟擲套現,就可以獲得近五倍的收入,時間——20個月,不到兩年,方式——與做空做多無關,不會招人痛恨。
當然,最可悲的還是普通的股民,日本股民在狂歡,灣灣也在狂歡,自己的房子升值了,比如李默拿錢給張婷,張婷替她家人買的門面房,漲了三四倍。炒股也發財了,特別是中產階級以上的百姓,搖身一變,普遍成了闊太太。她們所做的事便是在收盤之後,找一家像樣的餐館先吃一頓豐盛的午餐,接著下午安排各種活動,包括唱歌、跳舞、逛百貨公司等等。至於貴不貴,根本不是她們所考慮的範圍。
張婷老媽得到李默與張婷的幫助,也漸漸變成了闊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