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天啟胯下白馬是天玄山脈中,中級靈獸獨角飛驥的混血後代,雖不是靈獸卻也極為不凡,在普通獸類中算是最頂尖的了。
因為這種馬生活在天玄山脈的東南方向外圍,也就是詠玄南三城地域,故而叫做南玄馬,煦啟城的南玄馬場就專門養殖、培育、訓化這南玄馬。
南玄馬體質結實健壯,體型高大威武,富悍威,無論是山林還是平原都有極強的適應性,耐力極好,擅長遠途跋涉。
最為奇特的是南玄馬雜食,不僅食草,還食肉。
南玄馬,頭中等大,頸稍斜,甲較長,胸寬深,背腰平直,腰較短,厲較寬而稍斜,四肢堅固,關節強大,蹄質堅實。
平均體高六尺三寸,體長七尺,胸圍八尺,管圍九寸,體重千斤。
在平緩草地上平均速度可達一息七八丈,一個時辰三百里,最高速度一息十五丈,一個時辰六百四十里。
南玄馬本就不是世俗凡品,到了永珍城見識了世俗凡馬之後,念天啟才有了深刻的認識。
而這南玄馬最為珍貴之處在於有成長為靈馬的可能性,即便是低階靈獸,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不過當初在偌耀城買這馬的時候,念天啟只是為了買一匹代步工具,並沒有仔細挑選要求上等好馬。
所以念天啟這匹馬有多少機率成長為靈馬也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從偌耀城到永珍城這萬里路程的一路相伴,加上這匹馬一路上任何方面的表現都不輸於商隊中的任何一匹馬。
且護衛隊的老林還多次讚賞這馬,多次向念天啟提起這養馬、待馬之道,希望念天啟不要糟蹋了這匹良馬。
雖然當時念天啟並沒有聽進去,但現在想法卻又不同,終究是認識到了它的不凡之處。
一路東去,天啟與這白馬細細交流感情。
其實也就是念天啟一路碎碎念,白馬偶爾打兩個響鼻算是回應,最終給這白馬起了個響亮的名字——踏雲。
念天啟騎乘踏雲一日千里,至少千里。
一路上天啟風雨無阻,過城鎮不入,日升而行,日落方歇。
白日裡在馬背上吃些乾糧野果,日落之後打些野味烤了與踏雲分著吃,每日裡白天趕路,夜裡打坐練功。
甚至月色明亮之時也不停歇,只讓踏雲放緩腳步向東緩緩而行。
這踏雲耐力卻真是極好,每隔數日吃些生肉熟肉,飲些野獸熱血,竟絲毫不露疲態。
不出半月就出了平西郡,進入楚威郡。
在楚威郡內沙川鎮歇了兩日,採買了些野外燒烤調味之物,便又繼續向東,又過二十日,進入了普安郡。
這平西、楚威兩郡地勢較為平緩,念天啟一路又繞開名川大山,不想月餘竟行了兩萬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