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輔心潮激盪之時。
門口忽然響起腳步聲。
他抬頭一看,只見是自己的兒子賙濟走了過來,
周天輔眯起眼睛說道:“濟兒,你怎麼來了?”
周天輔倒不是覺得此事該瞞著賙濟。
他只是知道自己這個兒子志大才疏,並不適合摻合進來。
“父親。”
賙濟行了一禮,說道:“剛才我問了一下錢伯父發生了什麼,他不肯說,我心中好奇,所以才過來詢問!”
周天輔眼神閃爍了一下:“其實你不需要知道。”
賙濟確實顯得有些固執:“父親,你的計劃我也知道一!也清楚蕭辰先前火燒天牢並劫走了西瓜的妻兒的事!”
“我只是想問,父親是不是想提前動手?”
周天輔呵呵一笑:“提前動手,自是不必,你今天能體悟到這些,為父很開心!但你也無需多管,更不必插手!”
賙濟沉默了一下:“可是父親,若是我們如今不反,勢必會有危機!”
“說不定就是殺身滅門之禍!”
賙濟還以為父親說的不必動手,指的是繼續保持著潛伏的姿態。
但實際上,周天輔是打算挾天子令諸侯,暗中控制大楚。
周天輔聽到這話,也知賙濟會錯了意,他冷笑一聲,又說道:“你說要造反?那為父倒問問,你想怎麼造反!”
“如今,朝堂之中雖說是為我周家一氣把控,但皇帝依舊是秉持大義,我若造反,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賙濟還有些糾結:“可是父親……”
“可是什麼可是!”
周天輔感覺自己這兒子真是軸:“你信不信我們今日揚起反旗,明日便有三十六路諸侯要過來勤王!”
“得位不正”這四個字對於當權者而言是致命的。
無論是什麼人造反,都得講究一個“順天時,承民意”。
雖然這楚炎武算不得什麼明君聖主,但他好歹是正正經經的皇帝,是大楚開國聖祖的血脈傳人。
也沒犯下什麼大錯,在後世史書,估計也能得到一箇中庸的評價。
自己如果在這個時候貿然造反,那就和找死沒什麼區別了。
就算是蕭辰在後面逼,他最應該做的也就是除掉蕭辰和東廠,挾天子令諸侯,逐漸蠶食皇權,民怨沸騰之時,再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