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脫就脫,說換就換,說不要便不要,一點都不會牽絆他的心。
而今卻為了這個女人絞盡腦汁,費盡心思也沒能將她留在身邊。
而今之際孫權有求於他,他自然要據理力爭,讓他的夫人回來。
可是他的夫人回來了,會不會恨他又多了一個吳莧呢!
而今他為了這兩個女人真是費勁心神,他想要的,他愛的,不在他身邊。
他不想要的,不愛的卻使盡手段,就是要留在他身邊。
他真是頭疼的很,如今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呢……
如今他只有順著吳莧,哄著吳莧,只有這裙帶關係最為穩固。
可是,他卻沒能以這裙帶關係維持住孫權,沒能留住孫尚香。
這次,他可以相信吳莧麼?
或者說,他可以相信吳懿麼?
不久,劉備便回了信,他願意一同擊退敵軍。
隨後,劉備便向劉璋請辭,又向劉璋請求一萬人的軍隊和軍需物資,他要去東吳援助孫權。
他說,“曹操進軍東吳,情勢危急, 孫氏和我本是唇齒相依,再加上樂進在青泥與關羽對峙,現在不去援助關羽,樂進一定大勝,轉而進入益州,那比張魯更可怕,張魯只是盤踞一方的賊寇,不足為慮。”
而劉璋只給了他四千軍隊,軍資只有一半。
張松寫信給劉備與法正,眼下大事即將成功,怎能放棄這裡而離開呢……
廣漢太守張肅害怕禍及自己,向劉璋告發自己的親弟弟。
因此,劉璋下令斬殺了張松,劉備與劉璋的恩怨因此結下。
劉璋命鎮守關口的將領不與劉備透過,劉備的通關文碟在手,卻不與通關。
劉備大怒,將鎮守白水關的楊懷斬殺,扣留將領和士兵的妻兒,將他們扣為人質。
因此,劉備擴張了勢力範圍,更加的強大起來……
劉備要回去救孫權於危難,豈料天不隨人願,身邊的眾臣不僅不答應,就連他的好友張松也被劉璋斬殺了。
劉備命人追查其原因,表面是張松的哥哥張肅告發他早已投了劉備,其實暗裡是有人洩密張肅。
指點張肅告發他的親弟弟,張松因此被殺害。
這條線索竟然追查到了吳莧,真是最毒婦人心。
吳莧就是不想劉備回到荊州去,不想他救東吳,這樣一來,孫尚香便不會回來。
此計一舉兩得,一來不僅搬倒了孫尚香,讓孫尚香永無回來的可能。
二來劉備就此不會離開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