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設定功法和門派,林希習慣用功法來區分門派,不過在以往的修真位面當中,也會出現部分門派同時擁有諸多功法的情況,所以這次他先設定門派,然後再設定一個門派的功法。
在這一方面,跟修真是一樣的,或者說修真跟武俠是一樣的,但力量級別一定得區分好,修真者動輒便可翻江倒海,更強的直接毀滅位面,武俠可不行,力量層次最高大概只能達到正常人的一百倍。
其實到一百倍也很變態了,不過具體等位面內的人物運使出來便知,如果一百倍也可以一拳打爛一座大山的話,那還是限制成二十倍或者十倍比較好,畢竟武俠不一定就看武功威力如何,劇情更為重要一些。
至於位面所在的朝代,林希本想設定成金庸的那樣,跟隨著歷史來,不過,其實按照古龍那樣也不錯,只要是古代便可,主要講的還是俠士們的故事。
他選擇了後者。
如此一來便可以將這一整個位面的時代都設定在古代,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傳遞了幾十上百代的那種武術世家,其實效果也不錯,畢竟跟隨歷史來設定的話,很多門派和功法都會隨之在消失。
由此,功夫也就出現了可以不斷增長的可能性。
當這些都設定完畢以後,還可以做一些兵器出來,甚至就像《煉器神訣》那樣,流傳一些鍛造兵器的書籍,跟功法一樣,分出層次和難易程度,那麼,這個武俠世界就會變得更復雜,提供更多的源力。
而有關強度,武俠位面就出現了弊端,因為就算林希將武俠位面的基本粒子設定到跟主位面一樣細緻入微的程度,對武俠的影響也幾乎沒有,除非有可以控制基本粒子的功夫對吧。
所以林希並沒有設定這個位面的細化資訊,轉而製造下一個次級位面。
有了武俠位面的弊端,畢竟源力強度在源者之都非常重要,或者說對於源者而言強度本就重要,所以,林希開始製造別的型別。
看來還是得製造修真或者科幻類的,畢竟修真者相對於俠客而言,對天地造化的理解要強出許多許多,那麼,才會有利用到更細微物質的可能性。
而且林希對於設定修真位面已然駕輕就熟,功法等等方面的設定可以說很輕快,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功法方面必須達到可以運用基本粒子的程度。
於是一個全新的修真位面就這麼誕生了,在一個多月以後。
先不說其內的修真者是否強力,單就這個位面提供的源力而言,要遠遠超過林希以往製造的任何一個修真位面,甚至把它們都加起來,強度也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不過,回說這些修真者的力量,貌似有些大得過分了,畢竟當他們對天地造化的領悟達到基本粒子的層次以後,就會出現一些類似於源者的神通。
這是不是意味著,傳說當中最早的源者,便是由部分修真者所演變而來。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林希在都靈教修行的時候已經知曉,畢竟萬法皆道,殊途同歸,如同林希的師父悟羅天尊所言,確是如此。
所以這個修真位面當中,又出現了許多修真者們自己製造的位面,而且越來越多,強度越越來越強。
這些位面同樣會為林希提供不少的源力總量,不過,排除這些好處,修真者太過強力的缺點也隨之而來。
常說的戰鬥,一般都脫離不了最基礎的攻擊和防禦,也即劍與盾,但是,當修真者的強度超過某個級別的時候,他們的殺傷力遠遠超過了防禦力,這就導致了大量高階修真者的隕落,隨著時間流逝,這個位面的修真界竟然漸漸沒落下來,修真者一代不如一代,最終甚至連練到較高境界的修真者都變成了鳳毛麟角。
而隨著修真界的沒落,整個位面提供的源力自不必說,同樣也變得越來越少了。
林希覺得應該修改一下功法,畢竟以往他製造修真位面的時候,放下去的功法都是現成已有的,其中大部分來自於都靈教,這次可不一樣,他修改了功法當中對入微粒子的領悟,所以才會導致修真者的攻防平衡發生崩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修真功法也不是隨便就可以亂改的,其中的內容幾乎已是最好的了。
至於自身創造的功法,林希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全然的把握,就說那《心源決》吧,名義上是他創造出來的,但事實上有很多精闢的內容都出自於屠神者成員,林希還要反過來向他們討教才行。
由此得出的這樣一本源者功法,都不夠全面,放在這源者之都,只能算街邊貨。
所以,回到修真位面的問題,林希還是從書籍庫當中拿出了各種已有的功法,放給那些修真者使用。
如此一來,修真界總算趨於穩定,提供的源力雖然沒有原來那麼強,但也由此穩定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