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厲芒圍城之時,大武的五十萬武州軍也終於抵達了西境邊關,與武王合兵一處,大軍數量上瞬間反超了西南兩國的聯軍,這下反倒令阿吉有些難受了,雖然大戰未起,但也應該做好萬全的準備,於是他修書一封,向著兩國王都發去,是繼續增兵還是撤退,亦或是頑強到底,總該有個說法。
兩國皇帝收到阿吉的來信,均是大怒不已,不為什麼,正是因為當初他們兩國與大興的協議。兩國之所以敢出兵進犯大武邊境,正是因為大興答應牽扯大武國中大部分的兵力,現在大興不給個訊息就突然撤兵,令他們兩國的聯軍深陷危機,自然要討個說法了。
“來人,令使臣即刻出發,前往大興,給朕討個說法去,若他大興認為我等好欺負,我等便即刻撤軍,絕無二話”天府國皇帝這般下令道。
另一邊的南理國大體也是如此說辭,兩國的使臣晝夜不停向著大興皇都進發。
半月的時間,兩國的使臣風塵僕僕而來,未曾有片刻的停留和休息便直面了大興皇帝劉景,將他們兩家皇帝的原話原封不動的傳給了他。
劉景雖然生氣,但也不能在此時發飆,只能表示一定會給兩國一個說法,隨即令二使下去休息,隨後召來幾個肱骨緊急議事。
“張蒼,兩國來使之事你怎麼看”劉景當先問向丞相。
張蒼想了想便道:“陛下,此時還不是翻臉的時候,若有可能可增兵南線,令賢王騰出手來再攻星州”。
“你的意思是,朕還需要仰仗他們?”劉景淡然的問道。
“是的,陛下,如若此時翻臉,兩國撤軍,不說大武邊境的九十萬大軍隨時可以支援星州,便是那大武皇帝若許以兩國重利,說不得這兩國還敢反咬咱們大興一口,到時臣怕賢王都擋不住啊”張蒼躬身答道。
“嗯...”劉景點了點頭,隨後靠在龍椅上思索良久,再次問道:“若此時派出援軍,一應物資可能供應的上?”
張蒼想了想便道:“陛下,若派大軍當選鎬州軍,幷州軍此時便在南方,燕州軍剛剛經歷大戰還未恢復元氣,北境、西境邊軍雖然無事,但也不可輕動,東境、南境...更不用說了。鎬州物產豐富,今年又是大豐收,供應大軍南征足矣”。
丞相張蒼這樣說本無可厚非,但劉景聞言卻是臉色大變,隨後不知想到了什麼又緩緩閉目沉思起來,張蒼自然知道皇帝擔心的是什麼,也不再說話,只是靜候下文。
鎬州軍又叫北軍,便如同大武的武州軍一樣,是大興最為精銳的部隊,是直屬皇家的部隊,無有滅國之禍一般不會輕出。劉景的原意是想讓燕州軍南下,可張蒼一番直言,卻也說的甚是有理。
許久後,劉景似乎已經有所決定,再次睜開眼坐直身子道:“把朕的皇叔喊來”。
內官躬身應了一聲,便小跑了出去,不多時,一個魁梧的中年漢子便帶劍走了進來。
不待那中年漢子劉駿行禮,劉景便起身道:“皇叔,朕欲派你南下,你怎麼想的?”
那劉駿愣了一下,抬至半空的手也緩緩放下,沉吟一下便道:“你有自信嗎?”
劉駿問的應該是掌握在大族手中的西境邊軍和北境邊軍,劉景遲疑了一下,開口道:“不知道,朕想賭一把,看他們這次怎麼站隊”。
“我沒有意見,你死了還有許多的皇族血脈,我劉家自然不會斷絕,大不了我再打回來,我劉家的大興他們還是搶不走,只不過你確定要賭嗎?”劉駿此言一出,張蒼等一干大臣趕忙躬身,裝作沒有聽見,而劉景則頗為尷尬。
“皇叔,你能不能不這麼說話,朕聽得難受”劉景無奈道。
“但本王說的是實話”劉駿乃是大興世襲的北王,永遠的北軍中侯。
“皇叔你到底你去不去”劉景似乎十分不願意與這劉駿多說,直接開口道。
“去,有仗打為什麼不去,那賢王聽本王的,還是本王聽他的?”劉駿再次直言道。
“這...”劉景一時間不知該怎麼開口。
“行了,明白了,本王現在就出發,你好自為之吧”劉駿擺擺手便將劉景的話堵回了腹中,隨即便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