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興王朝由厲芒率領的南征軍三路大軍匯合監城之時,大武與大沂似是達成了某種合作,大沂調動陽州五十萬大軍向西進發,直逼大興東境。
“陛下,東境邊關急報,大沂出兵五十萬,欲犯我境,請陛下定奪”。
“知道了,先將此事傳信賢王知曉,令他有個準備,短期內,南征軍再無支援。東境之事,朕決定了,朕要御駕親征,著劉一刀和燕州軍校尉立刻來見朕”劉景似乎早已預料到了,並沒有絲毫的驚訝,而是很快的做出了部署。
“陛下,不可啊...”百官勸諫道,眼下也不是到了什麼特別艱難的時候,皇帝怎能輕言御駕親征?
“好了,不用再說了,此事朕早已料到,也早已想好了,大沂不開戰便好說,若開戰,朕便是拼光家底,也定要留下他這百萬大軍”劉景一揮皇袍便拍板道。
不多時,劉一刀和燕州軍校尉劉野應召而來,行了禮便靜待皇帝下文,劉景看了二人一眼嚴肅的下達了命令。
“令燕州軍即刻整軍,隨朕東出,抵禦大沂入侵,劉一刀及門下隨朕左右,一應軍事物資三日內必須準備妥當,不得耽誤”。
“是”二人再行一禮,應道。百官也是躬身行禮,接收了命令,一時間龐大的國家機器再次高速運轉起來。
......
卻說另一邊厲芒正在思考如何攻入大武星州之時,卻突然收到了劉景的來信,信中將大武、大沂聯盟之事,大沂派兵入侵東境之事,劉景決定御駕親征之事以及短期內厲芒南征軍沒有任何的支援之事據實道來,一時間厲芒只能選擇堅守監城,不能輕出,靜待劉景處的戰況了。
“大哥,劉景傳信說大沂出兵,欲犯東境,他要御駕親征,此次你狂刀門也會隨軍,眼下也沒什麼事,不如你便率領著大隕城中的守軍和招降了的軍隊去一趟東境吧,我怕會有意外”厲芒喚來石篷便直接開口道。
石篷想了想,便點頭道:“行,你這邊若不主動開戰,晾那大武也不敢輕動,我走一趟也無礙”。
“嗯,那便出發吧,記得與劉景說,要不然不動,動就直接將對方給打殘,若不然兩線開戰,堅持不了多久。但即便是最後輸了,也定要保證劉景和你自己的安全,若稍有意外,我可能會放棄南征率軍前去,這大好局面便不復存在了。所以,你們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厲芒安頓道。
“明白了,你也小心些,我走了”
“嗯”
......
大約十多日的時間,大沂的陽州軍終於抵達了邊關,合邊軍共計百萬,正自整軍休息著。
而與此同時,劉景率領的五十萬燕州軍和兩萬內衛軍以及近千狂刀門門人也終於到達了邊境。
大興王朝大帳中。
劉景端坐在高座上,看著帳下的燕州軍校尉和邊軍校尉問道:“劉野,陳安,你二人說說,此戰該怎麼打?”
燕州軍校尉劉野當先開口道:“回稟陛下,臣未曾到過邊關,對此地情況不甚明瞭,對大沂邊軍情況也知之甚少,故而臣覺得此戰應全權交於陳校尉指揮,臣願意做一馬前卒,為大興、為陛下衝鋒陷陣在前”。
劉景似是十分讚賞的看了眼劉野,隨後轉而看向陳安道:“陳安,情況你最清楚不過,你說說吧”。
“是”陳安躬身應下,隨後思考良久才緩緩開口道:“陛下,大沂的邊軍校尉乃是王昌,此人作風嚴謹,御下極嚴,駐守大沂邊境五年來,令五十萬邊軍的面貌煥然一新,戰鬥力提升頗多。臣若與他對上不過半斤八兩而已,或許...總之臣不敢妄言能勝他”。
陳安說道此處尷尬的看了眼劉景才繼續道:“大沂的陽州軍臣也不瞭解,但是此軍向來是大沂的王牌部隊,想來戰鬥力也是不弱,臣綜合所有考慮,覺得...當是以防守為主,敵不動,我不動”。
劉景想了想然後問道:“主動進攻毫無勝算嗎?大沂也許能拖得起,可我們兩線開戰未必能拖的過大沂啊”。
陳安思慮良久,隨後緩緩搖了搖頭道:“陛下,這是最為穩妥的辦法,若是主動進攻,不說大義上咱們能不能站住腳,便是真的無所顧忌,強行進攻,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兩敗俱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