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
李傑、柳嚴明、楊寧三人攜帶重禮,先後親自前往東廠拜會廠督許守雲這個訊息,讓秦王姜嵩感到很詫異。
明知許守雲是當今陛下的心腹,柳黨楊黨李黨這是打算向姜靈那個小丫頭投誠了嗎?
雖說許守雲在清山儒院論戰現場隻身力挽狂瀾,拯救我大魏於危難之中,但這也不至於讓柳、楊、李三黨的當家人都去爭相獻媚吧!?
哼!
對一個小太監獻媚。
讀書人的節操,你們還要不要!
“王爺,此事絕不容小覦。”
秦王府首席謀士費綸輕搖著手中羽扇,臉上神情凝重地緩聲說道:
“東廠一旦得到柳黨楊黨和李黨的支援,東廠的勢力必然會在短時間內急劇擴張。”
“東廠的勢力一旦擴大,當今陛下手中就掌握了一支重要力量。”
“而且這支力量,還會繼續壯大,直到可以公然與三王抗衡,甚至是超越三王。”
秦王姜嵩臉色陰沉,不置可否地淡然說道:
“不過是一群宮裡面的太監,翻不起什麼大浪。”
“倒是柳黨楊黨李黨的這個舉動,耐人尋味。這其中肯定有事!”
對他面前這位出自景國景湖儒院的大儒,姜嵩一直本著用人要疑,疑人可用的原則。
費綸的謀略智慧,確有其過人之處。
但要論其忠誠度,姜嵩還得多打兩個問號。
“王爺,如果我所料不差,柳楊李三黨此番前往東廠拜會廠督許守雲,應該跟許守雲在清山儒院論戰現場,一語破掉楚國半聖道心有關。”
費綸手中羽扇停頓,像是智珠在握,斷然說道:
“他們都是大儒,想來應該是從許守雲的話語中悟出了一些什麼東西。”
“所以,他們想從許守雲身上搞清楚,區區一個太監,是從儒家哪本典籍中悟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種醒世恆言。”
這四句話,可不僅僅只是醒世恆言!
同樣也可以作為一門儒家新學的總綱!
大魏的儒門,確實出了一位了不得的儒學大才。
這可不利於大景針對魏國,精心佈局了二十多年的文化滲透大計。
此為陽謀。
能破陽謀的只有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