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朝廷針對清山儒院的行動,在姜靈的授意下,朝廷頒發聖旨,昭告天下。
魏崇德被東廠督公許守雲親自帶隊緝拿歸案,這個訊息在大魏帝都傳開後,整個大魏儒門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沒有了魏崇德這根頂樑柱,整個魏氏家族頓時哀鴻一片。
有幾個心存僥倖的魏家後輩儒修,挺身而出公開呼譽,大魏皇室無視儒門尊嚴,公然挑釁儒門立下的規矩,這是要跟儒門為敵。
如果沒有許守雲創立的聖道心學獲得的天道賜福在先,別說是大魏王朝,即使是大景王朝和大楚王朝,也斷然不敢以皇室朝廷的名義,如此對付一名儒家半聖。
儒門的事自然儒門管。
這是幾千年以來,儒門獨尊長年累月形成的一種潛規則。
儒門可以插手王朝皇室的內政,但王朝皇室不能隨便動儒門的人。
大魏王朝率先打破了這個規則。
不管是什麼原因,其實都是大景王朝和大楚王朝都樂於得見的。
魏家人發出的微弱呼聲,全天下的儒修權當作沒聽見。
事實上,大魏王朝馬上就做出了回應。
大魏朝廷明確表示,大魏東廠的許督公雖然官居一品督主,但他同時也是當今儒道的代言人。
許督公此舉,是以儒門的名義,徹底清查大魏儒門內部的腐敗問題,並非針對全天下儒門和儒修。
許督公旗幟鮮明地指出,自古以來但凡有王朝更迭,天下大亂,一定是這個王朝的儒門出了大問題。
儒門不作為,是導致王朝國勢沒落的最重要原因。
許督公這一次的行動,就是想搞清楚,儒門的儒修,為何總是隔過幾十年上百年就會集體腐朽墮落。
大魏王朝的這份宣告發出後,馬上引起了各方大儒和半聖的深刻反思。
清山儒院。
掌院獨享的別院中,許守雲此刻跟唐璽、劍九、悟淨三人越聊越投機,大有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的意味。
魔門不魔,邪宗不邪。
魔和邪這個稱喟,其實都是儒門中人搞出來的。
近古時代,天下只有儒、釋、道三家。
隨著各有對道的理解和領悟各有心得,漸漸變成了儒門、玄門、佛門、魔門、邪宗、妖鬼左道等諸多流派。
如果真要溯本歸源的話,萬流歸宗,佛本是道。
這片天下,其實就只有一個道門!
諸道諸派,都是由道門演變出來的。
按主流的說法,只有儒門、玄門、佛門三家屬於正統。
魔門和邪宗屬於旁門。
妖、鬼、蠱等精怪之流都屬於左道。
聽完唐璽、劍九、悟淨和梅吟雪的各家之說後,許守雲總算是對這方世界有了一個比較系統的認知。
“道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許守雲老神在在地淡然一笑,心生感慨,嘆然說道: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心映顯萬物,道自顯諸道。所有人都知道,修道就是修心,可大家對心的理解,都太過膚淺了。”
“我們不論是修道,還是做人做事,首先都要確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再在三觀的基礎上,研究方法論。”
梅吟雪、唐璽、劍九、悟淨四人此時滿眼滿臉都是求知慾。
“什麼是世界觀?”
“什麼是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