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當初在宮裡宦官內學堂與許公公的交往經過,李雲就會感觸良多。
這才短短几個月,許公公不僅從儒道未入門接連破境修成修性境,而且還獨創了一門震撼天下儒門的儒家新學。
他這是何等妖孽的儒修天資啊!
只是可惜了,他的太監身體,讓他此生的儒道修行路只能止步於養性境。
不過,他創立的心學,卻給全天下的儒生儒修指明瞭一條全新的聖道之路。
許公公的名字,必然會在天下儒門的聖道碑顯名,從此名傳千古。
大景景湖儒院那塊聖道碑,是全天下儒門最大的一塊。
這塊聖道碑上,現在已經顯現“魏,許”兩個字和“守”字的上半部寶蓋頭。
這足以說明,許公公創立的心學,儘管還沒完成,卻已經得到了儒家聖道碑的認可。
眾所周知,儒家聖道碑,非聖人顯聖不可留痕。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許公公已經是聖人。
而是說,許公公創立的心學,是真真切切的聖道聖學!
剛來大景的時候,大景的各家儒修一個個都是眼高於頂,根本就不拿正眼瞧大魏儒門。
而現在,這些人都紛紛爭相跟大魏儒門交好。
造成這種巨大轉變的原因只有一個:
許公公心學!
“子敬,今天為師跟你說一個儒門的隱秘。”
孟晨抬手輕撫著頷下花白的長鬚,明顯有點得意地微笑著說道:
“說是隱秘,在大儒圈子裡,早就是公開的秘密了。”
“你知道大景儒門為什麼會突然改變對我大魏儒門的禮遇嗎?”
李雲毫不猶豫地答道:
“當然是因為許公公心學!”
孟晨老神在在地點了下頭,又輕輕搖了搖頭,緩緩說道:
“是,也不是。”
“據儒門秘典記載,任何一部聖道聖學,都只能造就五名半聖,三名亞聖,一名文聖。”
“成聖之基的關鍵就在於,每一部聖學初成的時候,會得到天道的賜福。”
“天道會在聖學手扎初成的時候,賜下九道聖基。”
“而能最先接觸到聖學手扎的人,此生最差,也能成就半聖!”
李雲若有所思地問道:
“老師,要想接觸到聖學手扎,應該也是有門檻的吧?”
孟晨眼顯孺子可教也的欣慰,點頭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