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燕王府。
燕王巡查軍營結束,今日回到京都。
剛一回來,屁股還沒有坐熱,王府就迎來幾位朝堂要臣。
書房中。
“寶鈔之事到底是怎麼回事,楊大人你仔細說說。”
沒錯,來府衙的正是楊寧和李傑兩人。
楊黨李黨的負責人。
當得知燕王回來的第一時間,他們兩就默契的趕了過來。
“姚廣雲不是寧王的人,他是假投誠,他和陛下設局,把大家都坑進去了。”
楊寧停頓了一下,組織了下語言,緩緩的開口說道:“寶鈔之事只不過是陛下遞出來的刀子,陛下真正的意圖是攤丁入畝,我們現在就被這把刀子給架在脖子上了。”
楊寧心有不甘,但是眼前的局勢卻沒有任何的辦法。
一旁的李傑,聽到這話,也是點了點頭。
堂堂大魏朝堂三大黨首之一,結果卻被人耍的團團轉。
可以說這是人生上的敗筆。
也是為官幾十年的黑歷史。
“姚先生是假投誠?”
燕王聽聞,心中一驚。
他並沒有去在意寶鈔之事,而是將注意力放在姚廣雲這個資訊上。
寶鈔之事雖說能聚天下之才,但站在他這個位置,他反而看的更加清楚。
寶鈔之事對於大魏來說,並不算好事。
但凡有點野心的人,都不會將此事做的過分。
道理很簡單,誰也不想接手爛攤子。
如果不是因為寶鈔之事能牽扯到那個位置的爭奪,為那個位置蓄勢,他絕對會選擇反對。
這一點,秦王,乃至寧王,都是如此。
這也是為什麼,寶鈔之事到了現在這個地步,秦王一句話都沒有說。
能成最好,不能成,也無所謂。
“肯定是假投誠,不然他怎麼會配合陛下佈局?”
旁邊的李傑,肯定的點頭說道。
但燕王並沒有出聲。
聽完之後,開始保持沉默。
“王爺,接下來咱們怎麼辦?”
開口詢問的是李傑。
雖然李黨背後是寧王,但寧王遠在邊疆,此事寧王和燕王結盟,作為朝堂勢力最弱的黨派,李傑表示自己很累。
真的很累。
這一次,寶鈔之爭李黨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柳黨出動南北鎮府司的時候,可以說是對著自己這一派的官員使勁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