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一但維持平衡,抉擇權就在陛下手中。”
“只不過這一次不能跟上一次一樣,換子交易,因為大魏寶鈔必然不能推行。”
“所以就要第三步,無中生有,雪中送炭。”
許守雲開始講解第三步了。
前面兩步解釋起來很複雜,可大致的意思就是隱藏自己的目的,讓朝堂維持平衡,爭鬥起來。
最後一步格外關鍵。
“怎麼說?”
姜靈問道,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無中生有,就是等到朝堂鬥爭最為激烈的時候,讓各地巡查的宦官登場,協助柳黨栽贓傢伙楊黨官員,私囤糧田,不納糧稅。”
“這種事情朝堂官員幾乎沒有不碰的,所以一栽贓一個準。”
“被栽贓之後,楊黨官員既是心虛也是憤怒,認為柳黨為了爭奪發行權,連這種事情都做的出來,故而互相揭短。”
“私囤糧田不是小事,發行寶鈔就是因為稅收不足,倘若稅收夠的話,就不需要發行,抓住這個因果關係,陛下大發雷霆,竭盡全力去針對楊黨。”
“這樣一來,讓柳黨看到希望,畢竟他們成為了弱勢,可因為這件事情,他們又重新佔據上風。”
“嚴查之下,局勢失衡,楊黨必然驚慌失措,而陛下必須要擺出一副弄死楊黨的態度。”
“如此一來,楊黨必然會去請求燕王,畢竟燕王從一開始就支援楊黨。”
“而後等待時機,推行攤丁入畝,以證清白。”
許守雲把最後一步解釋清楚,只要完成以上三步,此計就成了。
“不對啊。”
“你之前說,要讓這些人投入成本,這三步看似沒錯,可成本在何處?”
“如若陛下在這個時候提出攤丁入畝,文武百官不就明白了嗎?”
“他們沒有什麼成本在裡面,到時候聯起手來對抗女帝,那不是自找苦吃?”
姜靈馬上意識到問題,許守雲的步驟確實聽起來沒什麼問題。
可如之前所說一般,投入的成本越大,就越難抽身,問題是許守雲這三部曲,沒有成本投入環節。
大家隨時可以抽身離開啊。
只是這話一說,許守雲笑了笑。
“大人,這最大的成本不已經投進去了嗎?”
許守雲笑道。
“什麼成本?”
姜靈有些聽不懂了。
“政治成本。”許守雲淡淡吐出四個字。
此言一出,姜靈頓時恍然大悟了。
雙方因為大魏寶鈔發行權的爭鬥,從而不知不覺將自己的政治成本砸進去了。
絕啊。
這招真他孃的絕啊。
姜靈腦子飛快運轉,將許守雲所言全部推演一遍。
事情發展之前,柳黨秦王第一,楊黨燕王第二,李黨寧王中立,自己勢力第四。
事情開始之後第一步,自己主動扶持燕王,燕王便會第一時間拉攏寧王,由此燕王的勢力將會超越柳黨,兩者開始對抗。
緊接著第二步,兩黨再一次激烈競爭,自己無條件支援燕王,添油加醋,火上澆油,柳黨接連退步,被打的毫無反手之力,從而心生怒火。
第三步,在局勢最激烈的時候,柳黨內心狂怒之下,宦官迴歸,傳遞訊息,一下子兩級反轉,針對楊黨,柳黨自然狂喜不已,兩黨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