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商人。”
許守雲淡淡說出這個答案。
是的,就是大魏商人。
這幫人才是真正吃人不吐骨頭的存在。
一個官員,縱然再怎麼貪汙,十萬兩,百萬兩,千萬兩,哪怕是萬萬兩又能如何?
富如和珅,也比不過天下商行牟利之總和。
“大魏商人?”
姜靈的臉色很古怪,她沒想到許守雲會給出這樣的答案,想來想去都想不明白,大魏商人有什麼資格吃下這麼多銀兩。
“你在說笑嗎?”
“這些商人有資格染指大魏寶鈔嗎?”
姜靈開口,不以為然。
“回大人。”
“有,不僅僅是有,大魏寶鈔能否推行成功,還要看這幫商人願不願意,若是不願意的話,推行下去,必將受到極大的阻力。”
許守雲開口,毫不猶豫的回答。
“可笑,滿朝文武都答應的事情,大魏女帝也答應下來了,這些商人不願意又能如何?”
姜靈只覺可笑。
只是許守雲搖了搖頭。
“他們的手段很簡單,寶鈔一發行,便各地唱衰,縣官不如現管,朝廷推行寶鈔,可民間有銀票。”
“店鋪生意週轉大部分依靠的是銀票,亦或者碎銀銅板。”
“只要各地銀票錢莊聯合起來抵制大魏寶鈔,就會引發恐慌,百姓都有從眾想法。”
“試問大人,倘若您是一個普通百姓,辛辛苦苦奮鬥二十年,賺取五十兩白銀,朝廷說可以兌換成寶鈔,而當地錢莊票號告訴您,這些寶鈔毫無價值,是朝廷斂財的工具。”
“您會怎麼抉擇?”
“擺在您面前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來是存在錢莊換取銀票,這個東西可能去了外地比較麻煩,可在本地隨意使用,畢竟當地的錢莊票號財力雄厚,公信力高。”
“二來就是相信朝廷,兌換成寶鈔,可大人有沒有想過,朝廷的寶鈔不允許兌換成金銀,人家票號的銀票是可以兌換成現銀。”
“這就是之前所說的信用金,朝廷企圖用國家來擔保,可人家票號是用真金白銀來擔保,大人覺得是兌換成寶鈔好,還是兌換成銀票好?”
許守雲也不囉嗦,直接務實主義吧。
一個是朝廷的信用,一個是真金白銀,你自己取決。
“按你的意思是說,朝廷的信用比不過錢莊信用?”
姜靈不服氣。
“大人當真聰慧。”許守雲直接拍了一記馬屁上去。
您還別說,還真是這樣的。
“一個國家的公信力來自於什麼?來自於方方面面,軍事力量第一,律法力量第二,思想力量第三,以及過往信用。”
“國家強大,可以確保不會改朝換代。”
“律法公正,代表著朝廷口碑,公正公開,賞罰分明。”
“過往信用,意味著朝廷不會出爾反爾,不會突然變卦。”
“可大魏王朝,內憂外患,連年和親賠款,邊境屢屢被騷擾,諸侯分割,百姓閒的沒事就湊在一起談論國事,是好是壞,豈能瞞得住天下人?”
“至於律法公正就更別說了,天高皇帝遠,天子腳下都有殺人放火之事,何況千里之外?”
“過往信用還好一點,沒有什麼優點,也沒有什麼缺點。”
“如此之下,敢問大人,百姓會選擇朝廷嗎?”
許守雲解釋的很清楚,想要推行貨幣,單靠信用是不可能的,信用只是錦上添花,正兒八經還是得看‘等價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