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盛四月初一。
天氣:
三月天一過,整個京都便下起了綿綿小雨,醒來之後,許守雲第一時間是想要去下延福宮找一趟柳太妃。
只不過還沒出門,就被人攔下來了。
是劉喜公公派的人,關於內書堂的事情。
“許大人,今日內書堂上學,總管大人讓奴婢前來告知。”
來的太監出聲,告知這件事情,內書堂可不是小地方啊,來上課的人都是大學士,正兒八經的讀書人。
身為太監,哪怕許守雲在皇宮內受到陛下恩寵,面對這些士大夫也得恭敬一些。
絕對不能讓這幫人生厭,不然可就不是一件小事。
“好,你前面引路。”
許守雲想起來了這件事情,他也不囉嗦,以前教書的時候,他專門研究過內書堂。
太監在這裡是沒有半點人權的,那些讀書人對太監下手也賊狠,再加上古人的傳統思想都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在他們的思想當中,打罵這玩意根本不是體罰。
別看自己現在是掌殿太監,大總管要是做的不好,高低也要挨兩巴掌。
所以這幾天許守雲也多少看了點儒家的東西,被誇就不考慮了,不捱揍就是好事。
這個時候,許守雲又不得不提自己前女友了。
為了提高難度,自己前女友,想盡一切辦法,甚至拿出儒家經文。
再加上歷史是繞不開儒家,所以許守雲對儒家還是蠻懂。
只不過這個世界的儒家,有點稀奇古怪,具體哪裡稀奇古怪很難解釋。
沒人跟自己說,這群太監也不懂什麼東西,問了也是白問。
如此,許守雲跟隨著這名太監朝著內書堂走去。
不多時,內書堂出現在許守雲眼前。
雖然吹了這麼久的內書堂,但內書堂的外貌確實差了不少,至少在皇宮當中顯得很普通。
就是一個尋常私塾的感覺,原因無他,讀書人待的地方,奢華只會顯得低俗。
再加上一群太監讀書,多少有些禮制上的問題,所以才會顯得如此低調。
“見過許公公。”
隨著許守雲走進內書堂,一些聲音紛紛響起,一眼望去,內書堂人還真不少,差不多有上百個太監,內部比較寬敞。
年齡最大的太監不過二十出頭,大部分都是十二三歲。
這也正常,年齡太大學習能力已經下降,而且未來也不會有什麼前途,年齡小最適合來讀書。
而許守雲是這批人當中身份地位最高的,畢竟四品掌殿太監,在這幫太監眼中,已經算是呼風喚雨的角色了。
何況還是受女帝恩寵之人。
很快,有人安排好了位置,許守雲落座下來,一些書籍便放在許守雲面前。
“許公公,左邊這些是四書五經,右邊的是千文錄和百家姓,這些您都可以帶回去看,不過看完以後,也要還回來的。”
維持內書堂秩序的太監上前,告知許守雲這些書籍。
“四書五經,千文錄?百家姓?”
許守雲有些驚訝了,畢竟這些東西前世也有,可沒想到這個世界也有相應的,連稱呼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