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林昊緩緩轉過頭來,說道:“不服,就打到服為止!”
說著周身的氣息都不自主的轉動起來,好像發動了一次小型天威一般,在場各位都明顯感受到了那種威壓。
是帝王不可侵犯的威壓!
說罷,林昊再說道:“變法之事,我意已決,朕這次不是和諸位商議要不要變法,而是想和諸位討論如何變,才能最小化對乾國的動盪。”
在場諸位此時明白了,既然小皇帝這麼堅定,那也只好想想變法內容了。
林昊在說道:“諸位倒也不急於一時,我們還有的是時間,乾國也還有的是時間,我們變法無非就三個目的,增強軍隊實力,提升國民素質,改變宮內冗雜的官宦制度。”
“朕在回來的路上一直在想,敖廣能力不算差,為什麼國家還是絲毫沒有進步,想來想去就是因為他只注重軍政,而不體恤民情,所以朕決定先平定四方不臣之人,之後馬上著手改革國民制度,國民富強了才能擴充軍隊,才能增加稅收,才能還一個強大的乾國。”
林昊略帶激動地從龍椅上站起來說道。
這些是他想了很久的,一個國家的根本不是帝王也不是軍隊,而是國民,沒有有國民算什麼國家,這一龐大基數才是一個國家強與不強的關鍵。
“成周,你來說一下,具體有哪些地方,哪些領事不服從管制。”
林昊再次緩緩坐下,對著成周說道。
“是,陛下,根據我們這段時間的執政,發現總共有四股力量一直不服從朝廷管制,甚至有想脫離我大乾侯國的意思。”
“北邊的齊祖,本是敖廣的副將,後敖廣得勢便被分封到北方富庶之城,雲澤城。”
“西北方的單于旭,位於土河城,本是西北蠻族,後被先皇收復,敖廣在時就有反叛之心,只是因為敖廣威壓甚大,一直不得機會,現在他們遠在西北大漠,只知道朝廷內敖廣失勢,卻不知陛下威名,已經在蠢蠢欲動了。”
“還有東邊的王秉和東南的王超兩兄弟,分別在天墟城和離澤城,他二人曾是先皇的左右手,也是在十多年前得到的封地,現如今經營十數年,早已受得民心,更有刁民認他們而不認陛下,實在可惡。”
成周詳細的對林昊說道。
接著又說道:“目前我們如果想起兵戈,最先入手的末將認為是齊祖,西北蠻族戰力太強,就算打得贏也不是短時間能取勝的,如果無法快速擊敗並且收復,其他三股勢力很有可能趁虛而入。”
“而王超王秉兩兄弟,領土接近,可以相互支援互相依靠,即使實力弱於單于旭,但也不是塊好啃的骨頭,所以目前最容易的目標就是還毫無防備並且孤立無援的齊祖。”
林昊聽著成周的話,仔細地思索,想著其中利弊。
確實是現在進攻北方是最穩妥的決定,一來可以斷開單于旭最近的支援,為日後收復西北打下基礎,二來雲澤城是這四城中最富庶的,可見收益也是最大的。
“好,就依你說的,先收復雲澤城,你回去準備吧,明日上朝,朕親自去,你們先退下吧,朕有些累了,要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