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時期的曼聯王朝,邊路速度和力量對抗,是他們最顯著的特點。
弗格森對於速度是非常痴迷的,不論是當年的左路之王吉格斯,還是葡萄牙球星C羅,
又或者是後來“暗黑四天王”納尼、瓦倫西亞、阿什利揚和維爾貝克,都是速度突破俱佳的球員。
他就喜歡用兩條邊路快速突擊,然後再長傳衝吊、下底傳中或倒三角傳球,攻擊對方球門。
弗格森戰術體系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他從來不使用前腰。
他認為前腰這樣的技術球員太過於完美,實在太難找,乾脆不用了。
替代的方案就是進攻時把後腰前提一個出來,協助一下前場中路進攻。
所以曼聯的雙後腰,都必須是攻守俱佳的球員。
而出身在這套體系的索爾斯克亞,完美地繼承了恩師弗格森的戰術。
以曼聯如今的人員結構,索爾斯克亞很難實現“兩翼齊飛”的戰術構想。
所以他陣型上做出調整,讓邊後衛改打邊翼衛,利用他們的速度,實現在邊路飛馳的目的。
為了能讓反擊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索爾斯克亞將防守重點從後場前提中場。
在中場構建密集防守,一旦斷球,兩個邊翼衛能立刻前插。
這也符合當下最流行的高位逼搶戰術。
索帥富有激情地在場下指揮,雙手不停地向前揮舞,示意球員要大膽進攻。
曼聯的開局,也正如他賽前安排的,中場拼搶積極,邊路來回衝擊,讓人熱血沸騰。
這才是紅魔曼聯啊!
回來了,球迷感覺所有的一切,都回來了!
拜仁球員在面對曼聯的狂轟亂炸,並沒有驚慌失措,而且耐心尋找自己的節奏。
頂住曼聯的三板斧後,海因克斯示意球隊進攻。
曼聯的中場有拼勁,活力十足,但要比起多特蒙德,還是稍顯不足。
拜仁都能打多特蒙德6:0,還怕你曼聯?
羅西遊弋到邊路接應,拜仁從後場三兩下傳遞,就打穿了曼聯的高位逼搶。
曼聯邊翼衛快速回防,形成541的防守陣型,嚴陣以待。
【好快的攻防轉化,曼聯打出了久違的氣勢!】
【這些年輕小將的身上,揹負著王朝復興的重任。】
【喔,曼聯中場斷球,反擊了!】
【弗雷德帶球加速,真是快啊!】
【胡梅爾斯剷球!】
【禁區線上摔倒了,會是點球嗎?】
在哨音吹響的那一刻,雙方球員立刻圍了過去,給場面增加緊張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