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馬的調整效率非常快,納格爾斯曼立刻做出應對措施。
既然皇馬讓克羅斯拖後拿球,那就從他開始入手。
當球來到克羅斯腳下時,三名前鋒立刻切斷他向邊路的傳遞線路,並形成一個“口袋”,朝中間聚攏。
克羅斯不是擅長持球推進的球員,無法利用自身技術,完成擺脫。
這種戰術雖然有效,可一旦持球人是莫德里奇,萊比錫會放棄這種戰術,以免被突破防線後,對自家球門形成威脅。
頻頻遭遇兇狠防守惡託尼老師,已經來不及顧及髮型,狼狽地將球回傳,讓隊長拉莫斯過渡。
於是乎,場面和首回合比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皇馬在佔據大量控球權,卻並沒有對萊比錫的防線有實質性威脅。
反觀萊比錫,他們的反擊依舊出色。
第15分鐘,萊比錫在於帕梅卡諾的幫助下,從後場發起一次反擊。
安赫利奧爾接球后直接推向邊路,讓維納爾持球進攻邊路。
面對卡瓦哈爾的防守,維爾納突然變向,利用啟動速度,晃開防守。
獲得衝刺空間的維爾納,是所有後衛的噩夢。
防守經驗豐富的卡瓦哈爾,卡住了維爾納內切的線路,不讓他輕易突破。
但左右腳均衡的維納爾,在沒有內切線路的情況下,左腳將球掃到門前。
好在皇馬隊長關鍵時刻一伸腳,將球破壞出了底線,化解險情。
齊達內有些憤怒地直撓頭,手指前方,大聲叫著羅德里戈的名字。
縱觀全域性,萊比錫的進攻主要發起者,是中衛於帕梅卡諾。
當他前提拿球時,萊比錫在中場無疑多了一名進攻球員,不僅能帶走一名對手前場隊員,同時豐富傳球線路。
更加要命的是,這名中衛的小技術還不錯。
羅德里戈的出場,是希望利用他的跑動和衝勁,加以限制。
可剛才羅德里戈不僅沒有封鎖對手,還被他晃開了上搶,將球給擇了出來。
如果不能限制於帕的出球,皇馬此前做的防守部署,都化為泡影。
隨後,齊達內立刻著手調整,讓本澤馬和羅德里戈調換防守位置。
本澤馬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於帕,但萊比錫的隊長薩比策,承擔球隊的出球任務。
在前場有維爾納和恩昆庫的情況下,他很少前插進攻,而是落位在中後場之間,幫助球隊出球。
他所在哪個區域,就是萊比錫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