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達內懷揣著複雜的心情,開啟報告,跳過一系列資料,直接看向醫生建議一欄。
“介於球員的身體情況,無法支撐全場比賽,建議半場比賽時間最佳。”
半場?
齊達內的雙手,緊緊捏著報告,嘴角難掩激動的上揚。
別說只有半場了,只要有25分鐘,就已經完全足夠。
在輸給萊比錫後,齊達內花了三天時間研究如何破局,並仔細觀看上週末萊比錫的比賽,進行綜合分析。
他對雙方次回合的戰術,已經瞭然於胸,就差羅西這把鋒線尖刀。
很快,歐冠半決賽次回合在週中打響。
先開賽的是拜仁和大巴黎的比賽。
齊達內組織皇馬全員,在螢幕前觀看比賽,提前瞭解決賽對手。
雙方首回合,巴黎在主場未能進球,雙方戰平。
回到安聯球場,拜仁展現出強大的進攻火力,以2:0取勝,淘汰大巴黎,晉級決賽。
這是他們四年內,四入決賽,強大到讓人望而生畏。
齊達內關掉電視,嚴肅道:“想要和他們比賽,我們還需要跨過眼前這道砍,你們能說說,首回合我們為什麼會輸?”
進攻不利?
防守粗心?
中場不穩?
這些從球員口中說出的答案,都被齊達內一一聽取後,又一一否認。
他不認為皇馬在首回合的比賽中的表現,會輸給對手。
“是空間!”
羅西的話,打斷了眾人的沉思。
看著齊達內的笑容,隊友瞬間明白,他猜對了。
看來做了球隊老闆的羅西,還是和做球員的不一樣。
“羅,你來說說,為什麼是空間?”
羅西指著齊達內分析圖,在萊比錫進攻時,他們三名前鋒和皇馬中衛的區域。
“這個空檔,就是萊比錫整個進攻體系打造的關鍵。”
皇馬球員隨著羅西的指向看去,頓時明白了。
所謂空間利用,就是萊比錫在進攻時,有意將對手防線吸引上提,然後利用速度去衝擊防守身後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