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平衡主場優勢,使比賽更加公平的客場進球制度,從1965年首次出現後,迄今已經執行了50年之久,帶給球迷無數經典逆轉的戰役。
這一規則和球迷記憶中太多經典的比賽捆綁在一起,被視為超級逆轉的“催化劑”。
對於球員來說,也是一樣。
客場進球的收益巨大,能令球隊打進一個客場進球后,就足以鎖定勝局。
當羅西說出這句話時,隊友表示不理解。
但又找不出反駁的話。
或許,這就是來自“倫敦之王”的自信。
安胖笑道:“羅,說說你的想法。”
羅西道:“其實,主場、客場的比賽,對我影響不大。”
穆勒立刻大叫道:“怎麼叫影響不大?如果我們主場不能大比分領先,下回合我們長途跋涉,前往倫敦,身體就先吃不消。”
羅西反問道:“慕尼黑到倫敦要飛多久?”
穆勒愣了一下,回答道:“一小時五十分鐘。”
“那這算長途跋涉?”
“……”
“我們在聯賽競爭小,不像阿森納,要擠進前四都十分困難。這樣的球隊,我們怕什麼?”
拜仁球員恍然。
對啊!
我們沒有聯賽壓力,去往客場時間又短,哪裡來的所謂舟車勞頓?
現在只想著進球就好了。
只要兩回合都取勝,客場進球真的沒有任何影響。
此時,助理教練達維德,拿著手裡的本子,道:“羅說的一點都沒有錯。當初設定客場進球,是考慮各隊的球場條件不一樣,還有就是交通。”
“但是,現在球場的尺寸和環境,都趨於標準化,而交通工具的便利,讓球員減少旅途疲勞。這些因素,都導致現在主客場勝率,逐漸趨同。”
“我們之所以這麼在乎客場進球,也是受到這個規則多年的潛移默化。現在主客場勝率,變成了47%對30%,差距非常小。”
用資料來說話,更能讓拜仁球員信服。
此時,安胖說道:“羅和達維德這樣說,就是為了減輕大家的心理負擔。客場進球固然有一定影響,但真正主導比賽結果的,是我們自己。”
“所以,不再猶豫,大膽進攻!”
“況且,這裡是我們的主場!”
在安胖的鼓勵下,拜仁球員士氣高漲的,踏入安聯球場。
下半場,阿森納繼續收縮防守,專心打反擊。
他們已經用行動,證明他們有這個能力。
拜仁慕尼黑要小心了。
但南大王拜仁,可不吃這一套。
在中圈開球后,拜仁便開始朝著阿森納禁區勐攻。
蒂亞戈依舊是球隊中場指揮官,積極地跑動,靈巧的傳跑,讓他在中場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