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間,他足下發力,略微加快了速度,一步兩三米地往前飛奔起來。
太陽一點點升起,空氣中的溫度逐漸升高,花草上的露珠也漸漸被蒸發掉,不再那麼溼潤。
雖然未曾全力趕路,但原能武者的速度仍舊不遜於馬匹座駕,百里路途很快消逝。
大約一個小時之後,前方崎嶇狹窄的山道忽然豁然開朗起來,一片夾在群山之間的小小平原闖進了視野之中。
那是個十幾公里方圓的盆地地形,良田沃土遍佈四周,小河小溪穿插其間,中央位置是一座樸實無華的老城,城的四面各自延伸出一條丈許寬的官道,通向遠處的群山夾谷。
“那就是武安鎮了。”李邈道。
果兒亮晶晶眼睛裡浮現出嚮往的色彩。
她從記事起便沒有見過繁華鬧市的模樣,對城鎮的印象,全都是由師父口述的故事裡剝離出來的。
“走吧。”
李邈腳下一動,帶著果兒往城鎮行去。
武安鎮是方圓百里之內唯一一個規模較大的城鎮,人口頗多,四面的官道都有不少行人往來。
兩人混在百姓之中走向城門,還沒到城門口,便看到前面城牆下圍著一圈人,不知道在看些什麼。
走近一看,卻是一幅尋人啟事。
不同於官府張貼的尋人令,這副尋人啟事沒有貼在城牆上,而是畫在一杆布幡上。
那杆布幡豎直杵在地面,旁邊站著箇中年道士。道士閉著眼睛,一句話也不說,彷彿完全不在意周圍這些人一樣。
李邈定睛一看,布幡最上邊寫著:尋得此人,賞金千兩。
下面是一副極其簡略的形象畫,不是畫的人臉,而是背影,只能看出身材嬌瘦,是個女子的身形。
再往下則是一行字,書道:此女雙十年華,喜穿白衫,為人不拘一格,風流瀟灑,好飲酒,手中常常拿著一把白玉摺扇。
除此之外,便再沒別的描述了。
李邈看得好笑。
就這點資訊還尋人?
連個面部畫像都沒有,就算當事人就站在這裡,也不見得可以認出來!
圍觀的百姓之中有人啐道:“這臭道士莫不是在消遣我們。還賞金千兩呢,我看他那窮酸模樣,一兩銀子都不見得能拿出來!”
“就是啊。畫像也不好好畫,拿個背影讓人找,找到了又說不是,這不明擺著作弄人嘛!”
“行了行了,大家散了吧,該幹嘛幹嘛去,別在這浪費時間了。”
說著,一群人便散去了大半。
李邈也轉身走開。
這時,那中年道士忽然睜開了眼睛,看了過來。
“小子。”
他一個晃身,擋住了李邈的去路,把手中布幡往身前一杵,問道:“可曾見過此人?”
“沒見過。”李邈直接回道,說完就要離開。
他才來這個世界兩三天,見過的人寥寥無幾,就算畫上的形象更模糊一點,也沒有可以與之切合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