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由秋入冬,很快就到了十二月。
十二月的某一天,蘇清雲和一眾設計組的同事,剛仔細觀察完一次試飛,並且認真記錄下所有的細節,以求能夠找出問題。
“垂尾壁板上覆合材料的應用,標誌著我們關於複合材料的研究又進了一步。”顧總師滿臉笑容,“這是大好事,相信我們的殲8很快就能設計定型了。”
大家都笑著,眉眼雖然疲憊,但他們都在期盼那一天的到來,因此,不遺餘力。
“聽說京城那邊這兩日剛剛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領導提出工作重點要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面來,從好幾個層面上進行了批評和反思,確定了不少的新政策和新思想,這些都是咱們國家進步的體現啊,相信國民的生活都會越來越好的。”一位研究員突然有感而發。
蘇清雲的筆尖一頓,深深地愣住,十一屆三中全會?這麼快嗎?
在這邊的工作太忙了,忙得竟然讓她忘了這麼大的事情,十一屆三中全會,最終的兩點,一個是撥亂反正,一個是……改革開放!
撥亂反正,那些在這些年的動亂裡受到迫害的人都有機會沉冤昭雪,回到原職,改革開放,對於華國甚至對於世界的意義都是重大的,華國,從改革開放經濟開始騰飛,無數人的命運得到了改變。
想到這兩點,蘇清雲的心開始砰砰跳了起來,她知道,機會來了。
京城那邊,蘇愛民正拿著報紙,一臉的若有所思。
“你拿那報紙都看了一個多小時了,到底看出什麼門道來了?”秦英笑著打趣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蘇愛民就養成了看報紙的習慣,他知道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想要學習想要了解世界,最方便快捷的途徑就是看報紙了,家國大事他都從報紙上了解,時不時還點評幾句,學到的東西也不少。
“媳婦兒,你過來看。”蘇愛民招呼她,“我怎麼覺得今天這報紙上的新聞有點不一般呢?”
“什麼不一般?”秦英納悶兒,坐了過去。
她瞅了一眼報紙上碩大的標題,念出了聲,“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是啥會議?”
“你仔細看看。”蘇愛民仔細看了這新聞好幾遍了,從裡面嗅到了一些不尋常的意味,“我怎麼好像感覺國家想要大力發展經濟呢?”
“國家啥時候不發展經濟?”秦英被他這句話逗笑了,“那不發展經濟咱們老百姓的生活怎麼越過越好?”
“不不不,這次不一樣。”蘇愛搖頭否定,“這次好像是要放開一些東西了。”
“放開一些東西?”秦英一愣,“這是什麼意思?”
蘇愛民猶豫了一下,說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我感覺,國家好像是要允許自由買賣了,也就是說,我們普通人好像可以做生意了。”
聽見這句話,秦英嚇了一大跳,連忙道:“你想什麼呢?自由買賣,哪兒那麼容易?”
蘇愛民拿著報紙,“我研究了好幾遍了,雖然這裡面有很多我不懂,但做生意這事兒我門清兒,我有一種直覺,這上面透露的就是這種資訊。”
不得不說,蘇愛民的經濟敏銳度是真的很高的,一眼就看出了這新聞裡面的深層次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