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唯一缺憾之處也就是火器匱乏,雲中衛本身存在的又是難以發揮出來。
若是區區數千韃靼兵的話,雲中自行對付完全不成問題。
可最大的問題卻在與,此番韃靼出兵已是達到上萬人之多了。
不說現在的雲中才剛剛遭遇了一場大火,即便是以往那般雄厚的實力都難以是傾巢出動韃靼的對手。
這般情況之下,唯一能夠脫困的辦法,除了雲中先自行組織禦敵之外,還得是儘早找到援兵的。
大同左衛便就是為防守韃靼準備的,現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的出兵馳援那也是必然的。
但即便是加之大同左衛,對付這次虎狼一般的韃靼兵恐也有些不甚容易。
謝至開口,道:“韃靼這次既然敢出兵,我們便讓他們有來無回,某是這般計劃的。”
謝至也不能完全保證他那計劃可行,總得是把他的想法說出口徵求一下戚景通和王守仁的意見才行。
“先與大同左衛馳援,保證雲中不陷,之後便趁韃靼部落空虛之際,以朵顏部襲其老巢,韃靼既然來了,那便莫要再放他們回去了,定要讓他們為之付出代價才是。”
謝至話音落下,王守仁問道:“你這是要關門打狗了?”
謝至的確就是這麼想的,以前大明的力量不夠,才會與韃靼之間維持至頗為微妙的關係。
韃靼常在邊地劫掠,只要不是兵臨城下,大明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韃靼搶過東西便跑,等朝廷的兵鋒集結起來的時候,韃靼兵也早就返回自己的地盤了。
韃靼之地面積遼闊,極為適合騎兵的長途奔襲,大明的步兵帶著火器在那般情況之下是很難發揮出優勢來的。
所以唯一的辦法也就只能是採用以夷制夷,讓朵顏衛對付韃靼。
“對,某是有這個意思,朵顏,韃靼幾部之間完全達不到牽制,既是如此也沒必要再留著韃靼了,我大明與朵顏之間還存有商路,朵顏為了這筆好處,也必然得依附我大明才是。”
得到謝至的確認之人,王守仁簡單沉思片刻後,開口道:“此法倒也可行,韃靼內部空虛,趁此機會永久解決了韃靼之患,倒也不錯。”
王守仁贊成之後,戚景通贊成之餘,也提了自己的一些擔憂,回道:“韃靼此番出兵至少有數萬餘人之多,十里之外的只是先鋒罷了,剩下的那部分必當需過大同府才能進入雲中,大同府的防守便需大同左衛出力了,遼東之部畢竟遠水解不了近火,兩衛所有力量都投入到此,實難在騰出人手對襲擾韃靼之地了,朵顏衛雖依附大明,卻也不可全信。”
戚景通的意思很明顯,不放心把抄韃靼後路之事,全交給朵顏去處置。
謝至雖與韃靼首領見過面,相談的也還算不錯,但卻也完全達不到無條件信任的。
他們雙方之間的立場不同,這條鴻溝是永遠無法解決的,無論相談的有多麼愉快,那都不過只是表面的罷了。
謝至扯起一道笑容,笑著道:“此事便某已經有過考慮了,雲中衛和大同左衛定不可抽調,大同,雲中二城必不可失,雲中衛和大同左衛只要還有一個兵丁在,便絕不可放任韃靼兵丁侵我百姓,至於抄韃靼後路之事,的確也不可只由朵顏去做。
我大明在與韃靼浴血奮戰,留他朵顏去擴充地盤,等他把韃靼手中的資源全部掠奪到手裡,必然會成為第二個韃靼的,想要讓朵顏臣服,除卻必要的好處之外,還得有強大的兵戈作威懾才行。”
謝至對戚景通之言表示贊成之後,王守仁在一旁立即開口詢問道:“你是想借代王和雲中郡王之力?”
現在的代王雖沒有當初配備完整的三個衛所,但手中卻也還是有可用之人的,就是雲中郡王手中也是存有家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