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穿梭在所有海盜在拼命爭奪海盜頭目位置的夾縫之中,說服這些海盜能夠棄暗投明。
在招降這些海盜之際也未曾許諾他們任何好處,走到哪裡都只有一句,以戰功來減免朝廷的處罰。
這樣的詔安恐怕乃是史上少有的。
自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好說話,也會碰到那種群兇極惡的。
這些人一聽說是朝廷的人,根本就不買賬。
碰到這些人王守仁自是免不了動些拳腳,期間少不了捱上一頓打,也少不了在鬼門關走上一遭。
反正不管如何,好在最終也有幸活著回來了。
王守仁和劉阿亮漂泊了幾日,在回了台州營地,明顯瘦弱了許多,幾人臉上的傷勢還顯而易見的掛在臉上。
一見面,王守仁便開口道:“在下的任務完成了,海上三十六路海盜皆已答應可助大軍平倭。”
王守仁能完成如此艱鉅之時事,謝至倒是絲毫不驚奇,王守仁一直都是牛人一般的存在,他早就已經習慣了。
倒是張懋比較驚奇,問道:“那些海盜全都答應了?”
王守仁點頭應道:“是,都答應了,在下答應他們若能在平倭之時奮勇殺敵,他們所犯之過錯也就可一筆勾銷,可恢復他們清白之身。”
這樣的承諾相比較動輒高官厚祿的詔安已算是最差了。
朱厚照還有些不相信,問道:“就這些?”
王守仁也見喜怒,淡淡的回道:“是,只有這些。”
朱厚照來了精神,問道:“你是如何說服的,與本宮說說唄。”
王守仁還未開口,一旁的劉阿亮正準備介紹,被王守仁搶了過去,道:“總之一句話,他們都是大明子民,協助倭寇禍害大明百姓,那便就是背棄祖宗,說到底他們還是有良知的。”
劉阿亮並非那種溜鬚拍馬之人,他能夠搶著為王守仁介紹,可見被被王守仁本事折服了。
而王守仁打斷劉阿亮的介紹,可見其心性是何等的淡泊。
王守仁這樣的人已是超脫常人一般的存在了。
王守仁既然不願介紹,朱厚照默默,倒是沒不再堅持詢問了。
謝至出言道:“既是如此,也是時候加快兵丁的訓練了,倭寇絕不會等到我們的兵丁訓練出來。”
張懋隨之應道:“金川之事後,倭寇隨時都會襲來,先行把選拔出來的要進行編隊,一旦敵襲傳來,務必要在第一時間能夠登船,雲中衛的兵丁要加緊掌握寶船上的火炮。”
當日晚上,趁著夜色的籠罩,倭寇浩浩蕩蕩的船隻便出現在了東海一帶。
最先發現倭寇船隻的是王大麻子的人。
王大麻子在王守仁拜訪之後也著實仔細考慮過,朝廷是否能夠赦免這都不重要,關鍵是他若是再與倭寇一道的話,那死了無顏面對列祖列宗,活著也無法面對子孫後代的。
既然朝廷下決心處置倭寇隱患,那他作為大明子民也是當初一份力的。
在手下發現倭寇船隻後,立刻報到了平倭大營。
此時才剛掌燈,謝至等人還就接下來的行軍佈局進行研討。
平倭之事全朝舉世矚目,他們也不得不上心。
謝至也非常清楚,在這個平倭之事上他一旦出現任何疏忽,那些拿了錢的人的彈劾摺子立馬便會如雪花般的彈劾到他身上來。
到時候,弘治皇帝為了大局著想也不見得還會護著他。
所以他現在已是到了退無可退之處,前面即便是有著刀山火海,他也必須得硬著頭皮闖過去了。
“張世伯,得遣人去探查一下倭寇的老巢究竟在何處了?時機成熟了,也當給之致命一擊了。”
張懋點頭應了一聲之後,隨後又詢問王守仁道:“守仁,你所去海盜之處可有打探出那倭寇的老巢究竟在何處?”
這個事情王守仁自是也打探了,可惜卻是一無所獲。
王守仁回道:“也就只有邱武去過,其他海盜連倭寇的大頭目都不曾見過,也就是幾個與邱武關係要好的知曉,那大頭目姓中,具體叫什麼都不知曉。”
謝至就是沒聽說過,也知曉倭寇不可能存在這個姓的。
無論姓什麼都不是最重要,對王守仁打探出來的這個訊息,謝至也沒做辯駁。
張懋嘆了一口氣道:“這個事情搞不清楚便很難把那些倭寇斬草除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