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劉瑾的事情,弘治皇帝直接把桌上的一道摺子遞給了謝至,道:“顧樸的摺子到了,你瞧瞧吧。”
弘治皇帝既讓看,謝至也不客氣,直接接了摺子。
開啟摺子,快速掃了上面的內容。
果不其然,這個事情的過錯方,還真就在大明這邊,遼東總兵李杲,巡撫張玉,鎮守太監何良三人為撈功,故意製造出來的這個事端。
弘治皇帝臉色微沉,問道:“此事具體如何解決?你可有好的建議?”
這個事情之上,謝至也有所參與,回答這個問題也是理所應當的。
沉思片刻,謝至回道:“李杲等人身為遼東總兵,督北方軍務,承蒙陛下信任,卻妄殺,欺君貪功,著實是該殺,過錯方雖在我方,可李杲好歹也是遼東總兵,因此事便為兀良哈人陪葬,我大明臉面何在,臣之見。
可選個微末小人物,一力承擔了此事,但也只能作為對外的一個說法,不過,即便是這個微末不足的小人物也不可交於兀良哈處置,於我大明無論所犯何罪,皆是我大明子民,只能由我大明律法處置,絕不能交於外族。”
謝至一番話後,弘治皇帝終於有些些許的笑意,笑呵呵道:“繼續說下去。”
緊接著,謝至又道:“兀良哈雖弱卻也不傻,各種內幕必然清楚,對外選個微末小人物頂包,自也是不會就此騙過兀良哈的,最緊要的還是讓兀良哈拿到些好處,有了好處,既是對他那無辜枉死三百餘人一個交代,也是給他們個面子,沒有好處,兀良哈恐不會就此了結的。”
沒用弘治皇帝發問,謝至隨之道:“兀良哈最欠缺的是糧食,可許諾些糧食給他們,雲中今年收成應當不錯,除養活全縣百姓,交於朝廷賦稅後,應該還有些結餘,這個糧食,雲中倒是可以出了。”
停頓一下,謝至大義凜然道:“此事,即便是過錯方在與我方,如此解決已是於我方最有利之法了,恐都會有人為之反對的,臣願替陛下分憂,與兀良哈交涉此事,所有指責臣願一力承擔。”
謝至做成此事的目的,就是看中了兀良哈的戰馬。
他若不去交涉此事,兀良哈即便能帶來好處,那不都成朝廷的了?
謝至一句分憂,弘治皇帝臉色笑意更濃了,問道:“你打算許諾兀良哈多少糧?”
想了一下,謝至伸出一根手指,道:“至多一千石,這已是最多了,不可給的多了,不然的話,會加充兀良哈的力量,一旦兀良哈有了力量,會轉而與韃靼聯合,妄圖從犯我大明之事上分一杯羹。”
弘治皇帝點頭,道:“嗯,以何人承擔這個責任?”
謝至又拿起顧樸的摺子,瞧了一眼,道:“李杲之輩所代表的是我大明的骨氣,何良承擔此事是最為妥當之法。”
片刻功夫,弘治皇帝道:“那便照此辦吧,朕會宣旨李杲免職,所參與的都指揮各降一級,至於何良就算是給兀良哈交代了,朕授你督遼東欽差,接下來便由你去辦吧。”
弘治皇帝如此安排,這個事情也算是就此答應了。
這也意味著,謝至雖有可能能從兀良哈出獲得些戰馬,卻也是承擔了此事所有的負面影響。
不過,負面影響什麼的阿,謝至倒也不怕,他只需以最快的速度把雲中衛訓練出來。
只有自己實力足夠強大,才不會懼一切風吹雨打。
謝至拱手回道:“臣遵旨,臣即刻就趕回雲中著手處理此事。”
......
從宮中出來的時候,谷大用已在拱門之處等著了。
一見到謝至過來,立馬迎了上去,拱手道:“謝知縣,咱已接到旨意了,謝知縣,定是你與陛下為咱求的情吧?”
這廝既然知曉那便好,還省的謝至自個兒說了。
謝至無所謂擺擺手,道:“你自己知曉便好。”
谷大用二話不說,立即跪下行禮,道:“多謝謝知縣。”
傻子都知曉,朱厚照身為現任皇帝的獨子,被委派出去那是去歷練了,絕沒什麼做冷板凳的說法。
這個時候,若能隨行左右,那往後一旦登基,便是元老內伺。
即便不能進入朝堂中樞,做個領頭內伺,也將不會再是難事。
謝至任由谷大用拜謝,拜過之後才道:“本縣也不需谷公公報答,只望谷公公莫要像劉瑾那般時刻想著害本縣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