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如此開口之後,立即便有人出言反駁。
能在這個時候出言說話的那定然是與謝至關係非同一般之人。
“放屁,安化王謀反之心昭然若揭,他若意見,直接與陛下提上摺子替便是,從他帶兵闖進衙門,誅殺朝廷命官,其反派之心便已經是昭然若揭了,漢時七王之亂,晁錯被誅殺,依舊也並未讓藩王罷兵,如今我朝廷兵強馬壯,也並非當初漢時,非要以誅殺臣子來平息藩王怒火之時,你這般行此意見,難不成是因謝至搞沒了你手中的地,你在公報私仇不成?”
沒錯,敢這麼毫無顧忌,又站在謝至立場說話的人,除了張懋也沒別人了。
經張懋這麼一質問,剛才還慷慨陳詞之人立即啞口無言了。
半晌之後,結結巴巴的道:“休要冤枉人,在下是賤賣了土地,但卻也是公私分明的,豈會公報私仇,某說這些實實在在的都是真心話。”
真心與否的不得而知,從其結結巴巴當中的回覆之中體現的都是底氣不足。
被張懋指責了這麼一番,本來還想借此刁難謝至之人,由於心中有鬼,擔憂被張懋抓住機會回懟也不敢跳出來多言了。
肅清了那些雞鳴狗盜之輩,張懋緊接著便又出言,道:“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要先祭祀宗廟,削安化王王爵,之後,便派將領督寧夏甘肅軍務,緊急調兵圍堵安化王一黨。”
張懋好歹也是身經百戰的,見過的大陣仗可不少,對付區區安化王的叛亂可謂是小菜一碟罷了。
說句實話,張懋聽聞安化王叛亂後,除了大罵一句亂臣賊子之外,內心還是有那麼些許的興奮的。
畢竟,他手裡的那口大寶刀也是好久沒見血了。
張懋出言之後,弘治皇帝終於問道:“英國公有如何退敵妙計?”
張懋在聽聞安化王叛亂的訊息之後,第一時間便考量了退敵的計劃,之後才進的宮。
在弘治皇帝問及之後,張懋很快出言回道:“若能總制延綏、寧夏、甘肅三鎮軍務,臣願親自領兵克敵,定能在一月之內克敵。”
張懋絕非說大話之人,他既然敢這般保證,那十之八九便是能夠成功。
有了張懋的這個保證,弘治皇帝完全就鬆了一口氣。
既然如此的話,弘治皇帝便也就不著急了,直接朱厚照詢問道:“太子,你看呢?”
朱厚照想了一下,嘴中最終卻也並未把他想要親自領兵出戰的想法說出口,點頭附和道:“兒臣之見可行。”
朱厚照可以領略不到弘治皇帝的意思,他卻是知曉張懋這樣安排是否可行,對於排兵佈局他還是很有信心的。
朱厚照回答之後,弘治皇帝輕輕頷首,道:“那太子以為除了張將軍所言這些,還需有何種安排?”
弘治皇帝從一開始對這些事情的安排便全都是對朱厚照的歷練。
在弘治皇帝問出口的時候,朱厚照覺著已是沒什麼需要安排呢的地方了,但他父皇既然詢問了,好歹他也是應該回答上一句的。
因而回了一句:“兒臣以為讓張伴伴隨英國公一道前往總鎮軍務吧,如此也方便朝廷與平叛大軍的聯絡。”
弘治皇帝已打算把朝中大事漸漸託付給朱厚照了,對朱厚照的一些建議,只要不是太過分的都會毫無條件的答應下來的。
在朱厚照才剛說了自己的想法,弘治皇帝便沒有任何停頓的道:“那便帶上張永吧,明日英國公陪同太子革除安化王王爵,英國公之後便立即出發平叛吧。”
丟下這個安排之後,弘治皇帝便站起了身。
在起身之後,才道:“朕只有太子一子,無論如何,將來都是要有太子來即位的,太子頑劣也是因沒有其他兄弟比較,身上所擔負的事情太少,為了能讓太子得到歷練,避免祖宗江山社稷蒙塵,使我大明百姓受苦,朕便想著多給太子歷練機會,好讓他快速成長,將來能做一代聖君。”
弘治皇帝所言的這些有理有據,沒有絲毫的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