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接過來,吸溜了一大口,然後又吃了一口烙餅,含糊地說了一句。
“誰知道。”
官員離開後又去了趟藥房,找了給阿不包紮的大夫閒聊了幾句,然後便回去了。
山海書院。
今日是後家大公子出仕的日子。
山海書院多年來一直為昭國輸送著官員。
後家公子背上了書箱,離開了這座生活了好久的書院。
這一走,也許就永遠都不會回來。
每一年都有人從山海書院出發,從這裡出去的人好像都打上了優質的標籤。
各家權貴在這裡投資了大量的資源,而這些書生,再回過頭維持著這些權貴的權貴。
後家也是這些權貴裡的一員。
而不同的是,後家出了一位讀書人。
貴族家的少爺們養尊處優慣了,讀書不易。
一般貴族家都會挑幾位窮苦書生,安排他的衣食住行到出仕後的人脈資源。
說白了,就是養著他,讓他替自己看家,咬人。
當然也不會擔心人家反咬一口,權貴的圈子就那麼幾家。
什麼東西是誰家的就是誰家的。
誰敢亂伸手,就剁了誰的爪子,這叫利益共同體。
和山海書院有著同樣用途的地方還有很多家,畢竟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不過山海書院是最好的選擇,這一點權貴們都不曾質疑。
所以這些在這裡有過投資的權貴們和他們選中的官員組成了山海派。
山海派的人多年來細心維護著自己的地盤,終於形成了一股較大的勢力。
而現在,他們缺少的就是一位足夠權威的領袖。
一位足夠與相位匹配的大才。
一位足夠在混亂中保護好山海派的大才。
而混亂,也許很快就會到來。
據說昭國年輕的一輩裡,有四個人很厲害。
有一個姓後的書生,在山海書院看了很多書,現在正在去往金陵的路上。
有一個坐在輪椅上的瘸子,聽說已經到了金陵城裡。
有一個立國以來最年輕的四品官,正在大堂上審著案子。
還有一個腦子有毛病的和尚,不知道還在哪裡乞討,他們佛門管那叫化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