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浩聞言,心裡不快,道:“他素來與你一起胡鬧!我去做質子這兩年,你倆鬧了多少故事出來?打量我不知道?”
齊夕轉了轉眼珠,悄悄的嘀咕:“也沒鬧多大事……哎,你倒是應也不應?”
子浩仍不說話。這時,齊子睿派人來報,說他欲南下救援。齊夕急喊:“子浩哥哥!”
子浩只得嘆道:“好吧!你就南下吧!記住,若有不對,及時來報!”對齊子睿的人厲聲道:“告知子睿,他好好的守住西京北面,若放走戾帝,自去父親榻前請罪!”
來人應答,轉身走了。齊夕也跳起來就要走。子浩喝道:“回來!”
齊夕回頭。子浩深深望著齊夕道:“夕兒,待我踏進西京,必許你萬丈榮光。”
齊夕一頓,笑了笑,道:“如此,夕兒回馳山原,待子浩哥哥凱旋!”大步走了。
夕兒走後七天。
一個風雨夜,恆娘一身泥水,不眠不休兩天兩夜返回急告,說齊夕探得彭翔大軍有變,竟將潼關十座邊城許以山戎族,換得十萬山戎兵馬,共彭翔二十萬齊犯山原,娘子軍萬難與之抗衡。望子浩要麼派江陵守軍,要麼從西京圍軍中抽調援軍。算時間,恐不久娘子軍將與彭軍相遇。
子浩如重捶擊心,跌坐於椅子上。
恆娘急道:“請將軍速速安排,救山原救娘子軍!”說完昏了過去。
子浩叫人將恆娘抬去休息,急調兵馬欲親自南下。
誰知李煦卻帶著城防圖來到他帳中,告知在三天之內,彭貴妃將會變動西京城防。而且,李煦兄長李孝傑已使計將戾帝困於皇城內城,雖攻不進,戾帝亦也出不來。
李煦著急地勸他:“子浩,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將軍已圍西京多日,豈可功虧一簣?況江陵軍離山原更近,你可派一穩妥之人送去兵符,令他們馳援齊夕,兩不耽誤,豈不兩全齊美?還有,城防最薄弱的城門在浩然軍包圍中,而睿威軍所守西京後城處,再無敵方弱處,無需攻城。只要派一部分將士死死守住西京城北面,不讓戾帝殘軍出逃即可。如此,睿威軍也能抽調部份南下。加上江陵守軍,兩軍回援山原,應無大礙。”
他的親衛隊長鄧祁也勸他:“末將願往江陵一趟,將軍就放心罷!”
子浩無奈,急將兵符交予鄧祁,再三吩咐他連夜往江陵而去,不得有誤。又派斥候速將計劃告知子睿。
安排之後,子浩紅著雙眼,抽出令箭,大喝道:“攻城!”
身先士卒衝出帳外,奔到大軍前首。
他萬萬沒料到,派往睿威軍傳令的斥候,莫名其妙昏倒在路上,待子睿知曉齊夕告急,急返山原時,已是四天過後。
西京城攻了十天,子浩踏進西京擒得戾帝,幾乎片刻沒停就只帶了親衛南下。
然而,一切都晚了!
狂怒中,他欲斬不救援的江陵守軍統領,才知道他們壓根沒見過鄧祁,對子浩的命令毫不知情。
鄧祁連同兵符就此失蹤。
他的夕兒,雖將彭翔擊於馬下,擊潰敵軍,護住了山原及齊家老幼,卻生死不明。
當時戰場上死屍十萬出頭,夕兒連屍骨都找不到。
從此,子浩的心缺了一塊,整日裡寒風倒灌,再無一絲溫度。
然他是太子,廟堂之高,社稷之重,江山之闊,百姓之盼,容不得他肆意妄為,如子睿般率性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