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行感慨,“一定用了很多錢吧。”
“是費了些力氣。”程燃點頭。
為了在ARM必經之路打埋伏,程燃當初是逆向思維,讓趙青買了相關領域的五家公司,都是以小搏大的思路。最終私有設計和艾倫軟體命中目標。
聶家兄弟二人看到,程燃讓趙青擺開筆記本,把裡面的檔案技術資料開啟,李太行和胡志偉上前看著那些裝著相關資料的資料夾,點開看來自ARM公司的英文的技術操作指導目錄,目不轉睛。
聶川聶雲兄弟二人看著會議室裡面的氛圍,只覺得當天的這些大人物,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狂熱。
“這是最新的V6指令集授權,可以讓我們任意發揮ARM架構的優勢,增減模組,也就是意味著可以在這上面進行再創作,擴充套件,甚至基於指令集進行自主架構研發,這可以成為一個起點。我們可以基於指令集,研發自己的微架構。”
“當然,這只是一個構想,至少提供了這種可能性,如果我們想走一條國產化道路,這是一個當下很好的途徑。”
李太行和胡志偉等人都點頭。
但毋容置疑,這儘管讓人狂熱,也會有很多當下的問題如一盆冰水。
李太行看程燃,“這肯定是很好的。但眼下會面臨很大的問題,你知道的,用的是ARM架構,即便我們都清楚,如果能利用架構實現自主研發的微架構,那就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但還是不行,因為這不符合主流思維和口號。”
沒有人再比李太行了解眼下的局面,事實上,李太行被南星集團驅逐過後,代表著一個派系的南星集團背後的那些影響力,讓李太行在某些語境裡,被描繪成志大才疏,不識時務,甚至不懂政治的評價。
是的,眼下的問題是國務院18號檔案,51號檔案釋出以來,到處都喊著振興民族工業,打造國產自主的半導體這些口號,再加上利用這種口號,各種所謂“自主研發追趕世界一流水平”的技術和公司在眼看著短期利益,補貼經費,急功近利之下相繼出爐,所以才會有國芯事件,紅芯事件……
一系列媒體和包裝下讓人乍一聽來振奮人心的成果,讓人誤以為半導體研發,是一個可以技術爆炸追趕反超輕而易舉的工程。
而經歷了那些事件的教訓以後,才會讓相關的高層,行業層面,民眾醒悟過來,原來那道技術壁壘能把人撞得頭破血流。
這從來就不是報紙上報道的那些簡簡單單的事情,這是一個系統的,複雜的,每個領域我們都有短板的世界上最精細架構資訊社會基礎的高技術工程。
在沒有接受那些教訓以前,李太行這點看得很準,運用ARM架構的晶片,總會有人說那不是自主研發,放在一大堆國家政策牽頭的“自主研發民族驕傲”的“高階專案”面前,眼下程燃提出的專案,絕對不會得到任何有力的支援。
甚至可能還會被競爭對手挖出來,拿來形成輿論詆譭。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程燃道,“不用申請國家資助。”
“難道你打算依靠伏龍?”李太行皺眉,“別忘了我是伏龍公司的顧問,我很清楚,納斯達克泡沫破滅,歐美國家都在削減電信基礎研發的資金,伏龍海外市場在萎縮,同時伏龍還在3G技術攻堅,研發嵌入式晶片,資金都用在刀口上,相當吃緊,如果這種情況下還要分出精力做arm架構的晶片,即便是伏龍,也經不起這樣的多線作戰。”
伏龍在經歷美國那場專利封鎖後,就只能靠著更大的研發投入轉向另外的技術方向,那之後程飛揚的工會持股制度推出,本質上也是見招拆招,應對沖擊,提高員工士氣凝聚力,同時減少伏龍資金壓力。
“不用伏龍公司,IPD後,伏龍有其嚴格的制度,我不希望這個專案受到這種制約,我希望這個專案是能夠由我們完全自主掌控的,需要能夠及時決定方向和運轉的,靈活的專案。”
李太行沉聲道,“那也需要很多的資金。”
“是,我總結出了要克服的幾點,第一是引進先進技術。第二是抓住領軍人才。第三是承受長期虧損。第一點已經具備了,第二點正在組建,在座的很多人都可能成為奠基人。第三點,不指望國家扶持,地方扶持也是可以有的嘛。”
程燃笑了笑,算盤打得啪啪響般道,“就指望能在南州高層上面找到幾個伯樂了,再不濟,科大的科研扶持也多多益善嘛。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入企業和大學合作的研發模式,企業上面可以投入進來,總之資金上面,我來想辦法。眼下還是人才上面,就需要各位的班底了。”
“既然你有這個決心。我就是豁出這張老臉,給你去說項說項,爭取一些機會,能摘多少摘多少。”李太行點頭,“我看專案團隊的領頭人,胡志偉就可以勝任。他是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出身,當初師從我國的第一代計算機專家夏培院士,微處理器設計,積體電路設計上面是他的強項,今天我通知他過來,也是檢驗你的東西。”
“我一直有個問題。”胡志偉看程燃,“李教授跟我說的時候,我還是抱懷疑態度的,現在看到才知道所言不假,甚至還要超出我的預計,你這麼年輕,為什麼就想到做這些事情了?”